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四十八章罗氏之策

第一百四十八章罗氏之策

叶二公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既然已经和孟莫莫暗度陈仓,就该早点派媒人来,为什么他迟迟没动静,却偏偏挑了孟莫莫新婚第一天,罗家人为了落红的事登门找茬的时候?

他是故意的吧?这样子,孟莫莫就算跟了他,也只能任由他搓圆揉扁,让他摆布了。

罗氏一时心慌莫名,比她自己当初偷换孩子还要紧张。偷换孩子,好歹她自己肚子里有个真的,即便事情败露,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惩罚,但孟莫莫这件事如果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后患无穷。

罗氏六神无主,只好先安抚媒人,让她稍等,自己则把孟莫莫扯进另一间屋子,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孟莫莫不明所以,委委屈屈地道:“娘,你做什么,明明是罗家人找茬,你却打我。”

“我打的就是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罗氏又是一巴掌扇了过去,怒骂道,“你给我老实交代,为什么新婚之夜没有落红,你和叶二公子又是怎么回事!”

“我和叶二公子能有什么事啊,就是他言而无信,明明答应纳我做妾,却迟迟不派媒人来。”孟莫莫叫道。

“你是怎么有脸说出你和叶二公子没事这种话来的?”罗氏怒道,“你怎么不跟我说说,孟府后门口,半夜的马车,是怎么回事?!”

什么?罗氏已经知道了??孟莫莫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你怎么不说话了??”罗氏气道,“你现在不说,是等着叶二公子把沾了你落红的被褥拿到孟府来吗?!”

孟莫莫的脸,刷地一下变得通红:“娘,您,您知道啦?”

“叶二公子派来的媒人,现在就坐在厅里,你说我能不知道吗?!”罗氏气得又想打她了。

“叶二公子派媒人来了?”孟莫莫又惊又喜,“他终于派媒人来了!”

“你是猪脑子吗?!”罗氏一指头戳过去,划破了她额头上的皮肤,“他这种时候派媒人来,到底是真心想纳你为妾,还是专门挑好了时机,好拿捏你?你现在是罗家的新妇,却有叶二公子派媒人上门,算怎么回事?”

“娘!”孟莫莫一听说叶二公子派了媒人来,心花怒放,觉得什么都不是事儿了,“我和罗大郎,本来就是假成亲,怕什么,叫他们进来,我现在就和他和离。”

“是,是假成亲,本来和离是很简单的事,可是因为你不要脸,现在已经不是随便能和离的了!你新婚之夜没有落红,你认为罗家会善罢甘休吗?”罗氏气得脑仁都在疼。

孟莫莫却不以为意:“娘,我和罗大郎是假成亲,他非要玷污我,本来就是乘人之危,如今我要和离,他有什么话好说?”

“你到底有没有搞清楚?如果你不能让罗家心满意足,他们随时可能把这件事嚷嚷出去,如果让叶二公子知道,你觉得他会怎样对你?”罗氏觉得孟莫莫的脑袋绝对是被驴踢了,“一个跟罗大郎有过新婚之夜的女人,你觉得叶二公子将来还有可能把你扶正吗?”

这话犹如一盆冷水,顿时把孟莫莫浇了个透心凉。她的目的,当然不是一辈子给叶二公子做妾,正是由于有转正的希望,她才这样兴高采烈的,如果这点希望都没有了,她还有个什么劲?

孟莫莫终于从兴奋中回到了现实,觉得声音都不是自己的了:“娘,那现在我该怎么办?”

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再蠢也得救,罗氏想了想,道:“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叶二公子的媒人,和罗家人见面。”

自己娘家人的性子,罗氏最清楚了,只要叶二公子的媒人和罗家人一见面,就王氏那张嘴,绝对会把孟莫莫和罗大郎洞房之夜,而且还没有落红的事嚷嚷出来的。

孟莫莫和罗大郎必须是假成亲,不能让叶二公子知道这事儿。他想要用这件事拿捏孟莫莫,她决不能让他得逞。

拿定了主意,罗氏对孟莫莫道:“你现在去见媒人,告诉她,你和罗大郎是假成亲,根本没洞房,所以今天就跑回娘家来了。”

孟莫莫决定什么都听她的,连连点头,又问:“娘,那罗家人怎么办?”

“能怎么办,人我给不了,只能拿钱打发了。”罗氏生气地说着,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孟莫莫惊讶道:“娘,您哪儿有钱给他们?”

她的嫁妆,还是孟萋萋资助的呢,罗氏本来就没什么积蓄,抄家后,就一贫如洗了。

罗氏朝外努了努嘴,道:“我当然没钱,只能找你姐姐了。”

现在孟府里,大概只有孟萋萋一个人能弄来钱了,毕竟她舅舅家还没被抄。

孟莫莫觉得这主意棒极了,抱住罗氏,讨好地道:“娘,还是您有办法。”

罗氏当即找孟萋萋去了。

孟莫莫独自进了厅里,厅里果然坐着个媒人,正在大吃特吃丫鬟们端上来的点心。

其实时至今日,孟府的点心都不是什么精细的东西,然而这媒人却能大快朵颐,可见并不是什么有身份的官媒。

一想到叶二公子打发一个不怎么样的媒人上门提亲,必然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孟莫莫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媒人看见孟莫莫进来,叫道:“哎哟,这不是孟二小姐吗?听说你已经成亲了?那怎么还在娘家?”

孟莫莫把刚才跟罗氏商量好的话搬了出来:“不瞒你说,我和罗大郎只是假成亲,连洞房之夜都没有的,所以我还在娘家住。”

“假成亲?”媒人的眼珠子转了一转,“可是我刚才进门的时候,好像看到罗家人了呢。”

“你认得罗家人?”孟莫莫这会儿对叶二公子很是失望,脑子就没那么热了,人冷静了,思路也清晰了,“罗家人一直在乡下,都没有进城过,你是怎么认得的?”

媒人一时语塞,还好她走家串户,脑子很灵光,一会儿就想到了说辞:“我走家串户的,谁不认得啊,我前些天还去乡下说了一门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