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胡同养娃记第158节(1 / 2)





  要是让范晓娟听到,估计还会吐槽她抠门。

  不过范晓娟这话,成功激励起杨珍来了,她还要赚钱,赚多多的钱,以后把房子盖起来,给小意娶媳妇儿,到时候她自己养老还有钱,要真有那一天,一个月光租金都能拿两千块,她还干啥啊,肯定是拿着个小本本,每天敲敲门收房租啊。

  这样想着,都不觉得每天踩快两个小时的单车去市里面工作有什么好辛苦的。

  等她存到一万块钱,就开始挖地基。

  房子么可以慢慢往上盖,存一点盖一点,杨珍有着千百年来农民的朴实心里,她是很能扣扣索索的存钱的,而且也很能吃苦,在那个年代,从那么远的地方跑到市区上班,还要照顾孩子,照料菜园子,没说过一句苦,也从没抱怨过什么。

  而且范晓娟无意间给她许下了那么大的愿景,就算是杨珍这样老老实实的人,也觉得有利可图。

  光想想就美着呢。

  杨珍这样想着,竟然都笑出声来。

  第114章

  “杨珍。”范晓娟眯了眯眼睛。

  “怎么了,小老板娘?”杨珍摸了摸自己的脸,是不是有什么脏东西了,小老板娘一直盯着她看呢。

  “你瞧瞧你现在这样子,可美了。”

  范晓娟只是看到了她自己。

  就在半年多以前,她也跟杨珍这样“傻”,而且傻的根源是什么。

  是没钱,是穷,是穷的没有出路没有办法。

  范晓娟跟着她后面走,两人一起进了杨珍家的院子,杨珍把车停在家门口,黑黝黝的小男孩方文意就跑了出来,手里面拿着瓢,看见范晓娟还楞了一下。

  很快他就认出范晓娟来,叫了一声“阿姨”,然后飞奔进去。

  等出来的时候,手里面拿着的就是两个茶杯了。

  “阿姨,口渴不,我给你摇点井水上来。”小男孩吭哧吭哧的跑到摇井处,摇了几下,里面就有井水流出,再摇几下,里面的井水开始变凉,他从井水里面接出来两杯水,一杯给到妈妈,一杯给到范晓娟。

  走了这么远的路过来,范晓娟也给累得够呛,一仰头就喝得干干净净。

  杨珍喝完了水,问小意白天做了什么。

  小意就跟妈妈讲在学校的开心的事儿,带着刻意的讨好:“回到家以后先给地里浇了水,再把米饭蒸好了,妈妈我一点都不饿,等你回来一起吃。”

  小意见到了妈妈,就很欢喜。

  他认得城里阿姨的,就是她来请妈妈去城里做事,妈妈现在都能挣钱了,家里条件也改善了很多,九月份开学,他也开始读书了。

  一边还邀功一样跟妈妈讲:“妈妈,作业我都做完了,我还额外预习了明天的功课,老师还夸我上课认真听讲,我一定会认真努力读书的。”

  “还要不,阿姨?”男孩子有一双很亮的眼睛:“再喝我再给你摇一点儿。”

  “不用不用,喝够了。”范晓娟摆摆手,把水杯给他洗干净,放回水井边上,看了一眼杨珍家的菜园子,里面琳琅满目的都是菜。

  “妈妈。”小男孩的眼神糯巴巴的,像只摇尾乞怜的小狗儿。

  “怎么了?”杨珍忙了一天,着实累了,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异常。

  “没啥,咱吃完吧,今天蒸的米饭刚好够,阿姨来了刚刚好。”小男孩一边说一边往里面走。

  范晓娟就觉得这小孩可懂事了,回家主动做作业还种地,韩星辰要有小意一半的懂事她真是万事不操心了。

  她扫了一眼杨珍家门口,虽然只有三间瓦房,但是收拾的干干净净,有些东西摆的没什么章法,一看就是孩子的手笔。

  哎,别人家孩子。

  去杨珍家吃过晚饭,出来走走,看见她家菜园子里面长满了青菜。

  刚才就听小意说,菜园子是他搭理的。

  种菜、浇水、上肥,这孩子样样都能来。

  她想起之前杨珍问过的,菜能不能卖给店里的事,随口问了一句:“你家里种的菜挺多,怎么不卖给老板娘?”

  她今天来也没有想过把建房子的手续办好,只是想在村里看看。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她跟哥哥搬出去住,后面一直都没回来,等到母亲过世就是安葬在村子里,每年过年过节或者是忌日才会回来祭拜,一般也就在村子里转转,对这里其实并不是很了解。

  就地理位置来说,是相当好的一片地方。

  以后附近会建奥体公园,附近还有几个大学,虽然现在看着就是很普通的村落,但是附近也有不少小工厂,因此村里的外来人口也比以前多了。

  杨珍摇头:“我哪好意思呢,说不定老板娘还以为我是要强卖给她呢。”

  带着山里人的淳朴,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被人卖了都还在给人数钱的性格,相当绵软。

  所以说,之前方家那几个兄弟才能欺负得到她。

  “你自己不跟老板娘讲,她怎么知道你种了这么多菜呢,她又不是你肚子里头的蛔虫,回头你带点菜去店里,就问问她要什么,要的话你就每天带一点去店里,不要也不碍事。

  杨珍眼睛一亮:“这样……可以吗?”

  范晓娟跟着她往里屋走,反问:“为什么不可以,你又不是白问她要钱,可以就可以,不可以也不会影响咱们的关系,左右她也要买菜的是不?”

  这样一想也是,杨珍决定明天去店里的时候一样带上一点,如果老板娘没问起她来,她也就不提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