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段三七 解字(2 / 2)


一个官员纷纷道:“我看你是想胡说八道,又怕佛主责怪,于是如此糊弄咱们?”

“李大人,空灵大师是大隆福寺的得道高僧,请勿相逼。”另一个官员提醒道。

于是空灵大师便告别而去,没有留下更多的话语。无疑,空灵大师的分量要比张天师要大得多,这无关佛道问题,而是因为张天师谁也没见过,来路不明,不知底细;空灵却是皇家寺庙的得道和尚。

“论功行赏?”沈光祚皱眉道,“那四个字是论功行赏?”

甲骨文解成这个样,不仅三党那边没有料到,就连沈光祚等新党成员也没有料到……论功行赏是什么意思?

这时周治学说道:“空灵大师连看也没看墨拓一眼,何来解字之说?何况他说得似是而非,并未名言那四个字就是论功行赏……上古文字里,有论功行赏这个词吗?”

解字并没有达到攻击三党的目的,沈光祚等人心里有些遗憾。他们也还没有想明白三党为什么要反对这四个字,按理无论是风调雨顺还是论功行赏,都是不痛不痒的吉利话而已……但是,党争的特点就是不管事情本身的对错,只要是对方支持的,自己就反对;只要是对方反对的,自己就支持。于是沈光祚冷冷说道:“不管怎么样,总比一个来历不明的方士要强。论功行赏有什么错?”

周治学道:“那风调雨顺就有错了?”

就在这时,张问站出来说道:“行了,不必再争执,风调雨顺是好事,论功行赏也是好事,上天降得是祥瑞,我们应该敬畏上天,继续励精图治,中兴大明方为正途。”

众官听罢拜道:“张阁老所言即是。”

于是一场原本紧张激烈的争斗以风和日丽般的平静结束,仿佛是虎头蛇尾一般,但真正的玄机谁人能解?

……

王体乾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他的那盘残棋上落下了一粒黑子,毫不犹豫十分轻快。

管家覃小宝见状问道:“老爷已经解开此局了?”

王体乾笑道:“今天那四个字解开了,局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这……”覃小宝皱眉苦思,依然想不透。

王体乾道:“关键就是那论功行赏的四个字,不着痕迹,却是一子至关重要的铺垫。”

“请老爷指点。”覃小宝躬身道。

王体乾潇洒地坐到藤椅上,端起茶杯吹了吹,一脸云淡风轻的装酷道:“张阁老其实就是想给他的嫡系心腹记功行赏……这次功赏还很有讲究,肯定要让天下皆知。目的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些人是他张阁老的心腹,让他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紧密。

近些日子以来,张阁老的一步步布子,果然是一盘好棋,令老夫好生佩服!先挑起两党党争,让新党的手上沾满朝臣的鲜血,以绝同党的后路;又借天说话,给心腹封赏,收紧关系抱成一团。一步紧接一步仿佛信手拈来、毫无痕迹,不是妙棋是什么?”

覃小宝“嘶”地吸了一口气,皱眉道:“老奴现在还没弄明白,皇上病危,张阁老不想法对付其他人,尽在自己人里边捣鼓……其嫡系和新浙党,本来不就是他的人吗,有必要做这些事儿?”

王体乾背着手踱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用充满深意的口气说道:“小宝,你要记住,人们最大的阻碍,来自内部;人最大的障碍,在于内心。”

覃小宝低头细品着王体乾的话,他已经习惯记住王体乾生活中的每一句充满智慧的话,有的话覃小宝理解,有的他并不明白。不过他知道老爷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说的话一般不会错。

……

第二天早朝,张问果然上奏太后关于封赏之事。

时百官在朝,当张问走出队列,说道“臣有事要奏时”,众官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遗漏了一个字,因为大家都明白,现在朝廷里最有力量的人是内阁次辅张问,错过了对张问的揣测,就错过了把握朝局脉搏的可能。

张嫣的口气依然庄重而缓慢,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的:“张阁老有事请说。”当然她不可能每一个字都去想,只是这样的语气她练出来了而已,有些严肃的场合,就需要特定的仪态和口吻。

张问举着象牙牌,躬身说道:“昨日礼部解天书,一说风调雨顺,一说论功行赏,故臣以为黄河出文,乃祥瑞也,预示着我大明朝在中兴二年将愈来愈兴旺。”

太后道:“因有贤良臣工为国效力,方有此祥瑞。”

张问忙道:“叩谢太后体恤臣民。微臣以为,既然天降祥瑞,我等应表示对上天的敬畏。中兴元年的京师保卫战,许多官员将领功不可没,但朝廷嘉奖力度还不够,臣请太后批准给予更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