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章 希望的泡泡(3)(1 / 2)

第十一章 希望的泡泡(3)

“好,我明白了。那么,接下来就能做这样一些事了:在宇宙分离之前,往那块空间预先放置——比如人类基因库,或几百枚人蛋,或者干脆是一千个活人?”

“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件事——宇宙分离时会不会影响其中放置物的生物活性,因为黑洞是会影响的。大家知道黑洞无毛,进入黑洞的所有物质都被剃去毛发,即丧失所有有效信息,只留下质量和角动量。但对于柔力分离的婴儿宇宙呢?也许它会温情一些,保留下物质的毛发。我们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也许永远不可知也说不定。但至少说,在婴儿宇宙中放一块墓碑,这种死信息应该是可以保留的,这至少达到了老爸你最初那个墓碑计划的要求。”

姬人锐调侃地说:“那只是身为穷人时的穷目标,现在今非昔比啦,两根油条打发不了我,我得要一碗红烧肉。”

他低下头同楚天乐交谈了一会儿,后者说:

“也许不用那么悲观。当然了,黑洞无毛,但那是因为黑洞的‘蛮力’所致,是因为它的强大引力破坏了物质结构。如果是用柔力分离出一个柔嫩的婴儿宇宙,其中的放置物应该能保留原来的信息。”他又说,“所谓信息不可通是指两个宇宙之间。如果在新宇宙中还保持着某种完整信息,只是与旧宇宙完全无法交流,这并不违反信息不可通的原理。”他强调道,“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猜想。新宇宙能否保存信息?能否保存生物活信息?能否让人存活?甚至那儿是不是仍遵循旧宇宙的物理规律?一切都是未知。”

姬人锐断然说:“那是以后的事。还是一句老话,先走起来再找路!既然这个宇宙要塌,那咱们无论如何都要去新宇宙试试!昌昌,你接着说,如何实现它?”

“不难。我刚才说过,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就用已有的虫洞飞船,简化版的就行。实验地点可以设在引力稳定点,比如月球背后的拉格朗日点,在那儿放置的物体只需微小的调整就可保持稳定。在那儿用一群飞船围成球面,头部向里,来一个同步激发,保证激发出的二阶真空泡拼成一个封闭球面,就行了。”

“得多少飞船?”

“我们是用小的泡泡拼成一个大球面,现实世界中有一个很好的类比物——用羊皮拼成的足球。如果打算分离出一个‘诺亚’号那样大小的婴儿宇宙,需要的飞船数就是一个足球上拼块的数量。”

“很难为情,我不踢足球,不知道一个足球上有多少拼块。”姬人锐笑着说。

鱼乐水应声说:“一共三十二块,十二块正五角形,二十块正六边形,有黑有白。”面对姬人锐敬佩的目光,她多少有点儿得意,“我在中学和大学时几乎玩遍了所有的体育运动,包括足球。是和男孩子们一起踢。”

“三十二块,也就是说需要三十二艘飞船!看来这件事还真的挺容易——不会少于全世界一年的总产值吧?”

楚天乐摇摇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进入氢时代后人类财力充沛,别说各个国家,就连一些亿万富翁都会建一艘超光速私人飞船,以方便家庭太空游。我们可以用技术支持来促进飞船制造业,等各国和民间有了足够的飞船,我们做实验时借用,用后归还就行了。”他笑着说,“以姬大哥的人脉和煽惑力,肯定连租金都不用付。”

众人都笑了。姬人锐笑着说:“没说的,只要不用我掏钱建飞船,我不怕厚着脸皮去讨借。不论船主是谁,都得给我这个面子。”

“而且飞船部件可以标准化制作,成本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关于这一点,康老向我提出过一个很好的建议,建议发展一种全新的‘内爆成型法’,甚至可以把飞船成本降低百分之九十五!当时他是针对采氢飞船的建议,现在正好用于婴儿宇宙。它会发展成一个大的产业,今天来不及说了,随后再细谈。”

姬人锐让大家自由发言。他一边听发言,一边招手把泡利叫过来,接着,一起与身边的楚天乐和姬继昌低声讨论着。等讨论告一段落,他收起了笑谑,严肃地说:

“好,那么这个项目就正式立项了,上帝之鞭又要在空中呼啸了。我们的目标是分离这样尺寸的婴儿宇宙——至少可以容纳一艘飞船外加一千个活人。如果不幸存在一条上帝的规则,不准我们把活人送出本宇宙,那么,即使只能送出去一块墓碑,也要干下去!先走起来再找路!你们只管往前冲,不要管身后的天塌地陷!霍克?泡利先生,需要多长时间?”

自打会议开始以来,泡利说了第一句话:“两年。”

“行,这个时间没水分,我不再压缩了……”

泡利打断他的话:“前提是,那时要有三十二艘现成的飞船。”

“这件事交给我。我的鞭子会转回来抽自己的屁股。至于你所需的人力和资金,尽管向我要。我只有一个要求:给姬继昌等年轻人压担子,越重越好。他们这一代还嫩,得赶快锤炼。”

“没说的。另外,还想请出楚这尊主神。”

楚天乐摇摇头,“扯淡,你才是主神。我会时刻关注这件事,但不会具体参与。因为——我想在这条路之外,尽力另寻一条路子,增加一重保险。”

泡利没有再坚持,“好的,我不勉强。”

散会了,人员开始离开。姬人锐笑着对儿子说:“我听你一口一个泡利老师,叫得很亲热嘛。儿子懂事了,我很高兴。”

昌昌很谦虚,“没啥,应该的,当弟子的本分。”

泡利微微一笑,“平时是另外的称呼。”

姬继昌有点儿脸红。他和埃玛去人蛋岛之后,泡利并没中断夕阳浴和裸泳的爱好。埃玛对此倒是完全不在意,不过平时他俩欺负泡利不懂汉语(埃玛已经很熟练了),常把“咱们那个光腚老师”这类的称呼挂在嘴边,甚至有更出格的绰号,当着泡利的面也敢说。现在看来,原来这条“白毛老狐狸”心中早就明镜似的,知道了也不动声色,真是狡猾。他看见老爹要瞪眼,连忙嬉笑着打岔:

“对,我俩对泡利老师有更亲昵的称呼。也不光是他,埃玛私下给爸起的绰号是‘老鞭叔叔’,给妈起的绰号是‘猫咪阿姨’——她说‘苗杳’就是‘喵喵’。”

这就把矛头立马转到埃玛身上了,他知道老爹不会对埃玛发火。埃玛与恋人配合默契,甜言蜜语地说:“是啊,我觉得这样的称呼更亲切。不过我知道叔叔一定更喜欢另外的称呼,比如‘猫咪妈妈’,‘老鞭爸爸’,对不对?”

姬人锐对这俩活宝没办法生气,笑着说:“好的,你俩抓紧点,早点把称呼变过来,你妈就放心了。走吧,赶快干活去!”

4

泡利一姬继昌小组开始了疯狂的工作。他们很快完成了理论计算;又对原“诺亚”号飞船的图纸进行了整改,设计了适用于近太空旅游的简化版飞船,完成了定型图纸。这些图纸将免费向全世界公布,以后所有飞船,包括私人建造的飞船,都必须按这个图纸统一生产。然后他们就开始进行实验设计和相应的准备,其中,分量最重的工作(三十二艘虫洞式飞船的监造)交由姬人锐负责。

姬继昌还同时开始另一项准备——如果成功分离出一个婴儿宇宙,那么等第二次实验时,他就会带着一艘飞船和一千名船员进入新宇宙,所以要提前进行培训。相比“诺亚”号甚至“褚氏”号,这次远行更为凶险。进入那个新宇宙中的会不会是一船尸体?或者干脆是被压缩成一个中子团?即使他们活着,能不能找到落脚之地?能不能找到食物?飞船在新宇宙中能否飞行?那儿的物理规律是不是同旧宇宙一样?……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样的探险与“送死”几乎是同义语,但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么多不确定之前有一个已经确定的事实,那就是:旧宇宙将在几百年间彻底塌陷!只有冒险才可能有生路!

他父亲姬人锐也用同一根鞭子把自己抽成疯狂的陀螺。首先他亲赴纽约,同SCAC本届首席执委曹将军协商。那位早已同他有“秘密协定”的曹将军非常为难,因为婴儿宇宙计划太“不靠谱”——地球永远不可能知道婴儿宇宙是否成功,连理论上也不可知。“乐之友”作为民间组织敢于做这种不计后果的事,但没有一个政治家敢这样做。不过姬人锐成竹在胸,充分施展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摇摇食指,笑着说:

“No,No,我并非请SCAC参与婴儿宇宙这件事,这件事太不靠谱,怎么可能让谨慎的政治家们参与呢?我只是说,‘乐之友’愿与SCAC携手开启一个灿烂的超光速时代。要用最优惠的政策鼓励各国和私人建造虫洞式飞船,全世界至少建三十二艘。‘乐之友’将无偿提供技术支持,SCAC则补助百分之二十的成本费,条件是飞船必须在两年内建成。想想吧,有了三十二艘超光速飞船,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实现太阳系旅游甚至星际旅游,可以轻易在月球建工厂,可以朝火星大规模移民……”

曹将军截断他的话,“Yes,Yes,说到这儿就够了。这个前景颇具吸引力和可行性,相信会在SCAC和联合国大会顺利通过。至于你以后要用这三十二艘飞船干什么,我是一概不管、不问、不知。”

两人笑着互击手掌,这笔交易就算谈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