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二章 伐唐(1 / 2)

第一百二十二章 伐唐

契丹人经常仗着自己的骑兵优势,窜到河北烧杀抢掠,因为机动性比较强,境内周军拿这伙“马贼”也没什么办法。柴荣为了防御契丹,于周显德二年即公元九五五年的三月,在深州和冀州之间的李晏口设置静安军,派大将王彦超驻守李晏口。

李晏口旁依胡卢河,凭深扼冀,是重要的军防要塞。契丹不希望看到李晏口的军防工程竣工,前来拆台,被王彦超痛击一阵,败了回去。契丹领教了柴荣的本事,没事再不敢上门拜访了,河北百姓深受其惠。

比部郎中王朴精通诸家兵法,被晋升为开封尹。王朴的战略意图是先易后难,先取江南,后取北方。柴荣本就怀有统一大志,王朴之策正合心意,雄心勃发,开始着手启动统一进程。柴荣当派凤翔节度使王景与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兵前去收复秦凤二州。

不久后,周军在凤州黄花谷大败蜀军,蜀军高彦俦部败退青泥岭,周军连取秦州、凤州、阶州、成州,这四州都是晋灭亡时,时任雄武军节度使的何建献给孟昶的。

王朴说先南后北,先唐后蜀。柴荣早就看上了淮南这片千里沃土,淮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淮南是长江一线的战略外围,不打掉淮南,江南就稳如泰山。

显德二年十月,柴荣遣宰相李穀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南征军统帅,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人为副,以所部兵马南下。

周军南下,声势空前,周军前锋已至寿州。李璟调兵遣将,命神武统军刘彦贞率三万唐军赶赴寿州,协助驻守寿州的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奉化节度使皇甫晖和常州团练使姚凤率三万唐军出屯定远,协同刘仁赡等部防御周军。随后又派六皇子安定郡公李从嘉为沿江巡抚使,负责沿江一线的防御。

周军统帅李穀率军从正阳渡过淮河,进入唐国境内。周军比较生猛,接连取得三场小规模战役的胜利。柴荣于显德三年正月八日下诏亲征淮南,并留下向训和王朴守汴梁。

而唐军刘彦贞部已经到了淮河边上,防御周军。周将李穀有些害怕,不想送死,便率军回撤至正阳,把粮草也烧了,军中大乱。

刘彦贞看到周军后退,想出出风头,挺军北上,也来到正阳。唐军人多,遍布淮南南岸,阵势非常浩大。刘彦贞不想错过时机,全歼李穀部,催赶着唐军前去进攻周军。

刘彦贞正好遇上渡过淮河的周军李重进部,唐军死伤殆尽,伏尸三十里,淮河里血腥冲天,刘彦贞光荣殉国。

而前来助阵的唐军皇甫晖部和姚凤部不敢来触李重进的霉头,撤到了清流关,而镇守滁州的地方军政长官王绍颜干脆弃城逃回江南去了。

过了几天,大周皇帝柴荣御驾亲临前线,柴荣让李重进取代李穀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柴荣军于淝水北岸,下令猛攻寿州城。城中的刘仁赡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周军时没攻下来。柴荣再发河南、山东、苏北一带数十万壮丁来到寿州城下,协助官军攻城。

周军架梯四面攻城,但都被城中唐军给压了下去,周军不服,继续围攻,不分白天黑夜,狂攻不止。周军仗着人多,一拔被打掉了,另一拔再接着上。甚至周军在城下擂鼓吹号,寿州城内的房屋墙壁都震动不已。而城外的唐国援军根本打不进来,只好在外围“观战”。

柴荣派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带着禁军一部夜袭清流关,拔掉唐国国都金陵的外围要塞,一是断掉唐军救援寿州的可能,二可以威慑一下李璟。赵匡胤轻进至清流关,唐将皇甫晖驻扎在关外山前,看到周军来了,做好应战准备。哪知赵匡胤抄了皇甫晖的身后,从山后边杀了过来。皇甫晖不知周军底细,不敢战,撤入滁州。

皇甫晖率军出城,两军开始捉对厮杀。赵匡胤拍马挥棍,直取皇甫晖,皇甫晖哪里是赵匡胤的对手,没过几个回合,被赵匡胤一个蛟龙出水,一棍打在皇甫晖的后脑上,颠下马来,周军上前把被打成“重度弱智”的皇甫晖捆成了粽子,另外一位唐将姚凤也享受了同等待遇。赵匡胤率得胜之师进入滁州。

唐军经过几场挫折,士气大沮,唐国皇帝李璟不想再打下去了,派人去和柴荣讲和,希望柴荣就此收手,李璟愿意兄事柴荣,柴荣理都理没他。李璟又派户部侍郎钟谟和工部侍郎李德明来到柴荣驻军的下蔡,愿意向周称臣纳贡,并献金器五千两、上锦两千匹、肥牛五百头、好酒两千石,以及其他一些珍玩。

显德三年,柴荣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和赵弘殷等人率军去攻唐国的东都扬州,给李璟点颜色看看。韩令坤轻兵急进,一举攻入扬州,唐国东都屯营使贾崇放火烧城,然后逃去。

贾崇倒跑了,把唐国的东都副留守冯延鲁堵在了城中。冯延鲁不想去见柴荣,寻把刀来,剃了一个大光头,换上僧服溜进庙里敲起木鱼来。

周军进城后,四下搜找,终于把冯延鲁从和尚堆中揪了出来,送给柴荣念经。柴荣杀他没什么用,先养起来。韩令坤稍做休整,发兵直进泰州,泰州将少兵寡,一战既下,刺史方讷窜回金陵。

李璟越打越没脾气,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再遣司空孙晟赴周营求和。而这时周军也没闲着,四处掠地,攻下光州、舒州、蕲州、黄州。孙晟等人赶到下蔡,表示李璟愿意割让寿州、濠州、泗州、楚州、海州、光州六州,年输金帛百万,乞求柴荣回师。柴荣仍然不满意,拒绝了李璟的求和。

柴荣这时还没有攻下寿州,让唐使孙晟到寿州城下劝降刘仁赡,孙晟素称唐国忠臣,哪肯干这等有损名节的事情。刘仁赡望见孙晟,重甲朝孙晟下拜,孙晟大声对刘仁赡说道:“刘将军!你现在只有死路一条,别想活着回金陵见圣主,杀敌不成,则杀身成仁!若失节事周,遗臭千载,不足为将军计!”刘仁赡在城上痛哭流涕。

唐国武有良将,文有贤臣,可惜不为李璟所用。李璟用人不明,朝中充斥着五鬼(冯延巳、陈觉、冯延鲁、查文徽、魏岑),外加一个当道大佬宋齐丘。李璟派遣皇弟齐王李景达为统帅,陈觉为监军,率军北上防御周军。

唐国这时略有起色,右卫将军陆孟俊带着一万唐军从常州过江北上,来收复泰州。守泰州的周兵吓得让出空城给唐军,陆孟俊大捷后,进军扬州,柴荣急调赵匡胤带兵驻守六合。

显德三年四月,周军和唐军在蜀冈展开了一场厮杀,一战下来,唐军大败,陆孟俊被活捉,死在韩令坤的刀下。

这时唐国统帅齐王李景达率着两万唐军精锐从瓜步渡过长江,准备进攻六合的周军赵匡胤部。过了两天,李景达率军来到六合城下,赵匡胤趁唐军立足不稳,纵马直扑入阵中,周军如虎趟群羊,唐军大败,战死五千多,剩下的准备逃到江边南渡,结果众人抢船,互相踩踏,死伤惨重,李景达和陈觉等人急急如丧家之狗逃回金陵。

柴荣屡攻寿州不下,难免有些心焦气燥,柴荣命人涡口建造浮梁,准备过河去扬州,寻找唐军主力决战。随军的宰相范质哭劝柴荣休整,柴荣考虑了一下,同意撤军。在涡口设立“镇淮军”,留下李重进继续攻打寿州。

显德三年五月,柴荣率禁军回到汴梁。七月,湖南长沙的周行逢灭掉了岳州刺史潘叔嗣,向柴荣称臣,柴荣封周行逢武平军节度使。

柴荣回师之后,唐军立刻北上攻取前先被周军夺去的州县,没多久,舒州、蕲州、和州等地均被唐军收复。周军在上奏柴荣请求撤出扬州,全力围攻寿州,得到柴荣同意后,周军撤出扬州,转向寿州。

寿州的刘仁赡本指望唐军会赶来解围,哪知道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也没见一个唐军过来。周军见唐军没有乘胜来寿州,毫不客气的加紧了对寿州的围攻。

跟随柴荣到汴梁的唐国右仆射孙晟却暗中向唐国递送情报,被周朝特工捉个正着,柴荣大怒,便派都承旨曹翰去赐死孙晟。曹翰来到孙晟寓所,先和孙晟喝酒,没喝两杯,曹翰下令,将孙晟一行赐死于东相国寺。

唐国齐王李景达想立点功劳,会同边镐、许文稹、朱元,从濠州出发,沿淮河西上,来到紫金山下,准备里应外合,击溃李重进部。但李重进哪肯给唐军这个机会,当下就杀了过来,唐军被杀了五千多了,又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