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章 太湖美呀(1 / 2)

第三百一十章 太湖美呀

西施落了个如此凄惨的下场,都是因为范蠡,但他却成为“陶朱公”,为后世所敬仰,真是可笑至极!

“蠡”什么意思?本意为蛀虫啮{,第四声,同“齿”,咬的意思},一听就不是好字,怎么可能是个好人?!

对西施来说,范蠡就是个蛀虫!

此刻,木舟上的气氛有些凝重。简杰觉得不好意思,他说的西施的故事影响了纳兰红药的心情,造就了此刻的气氛。

“你有学习垂钓术吗?”简杰问道,试图打破沉闷的气氛。

“嗯?没有。”纳兰红药回道。

“那太可惜了,我也没学。不然现在不失为垂钓的好时机。”

“太湖三宝,我可是向往很久了。”简杰故意露出快流口水的样子,逗的纳兰红药嫣然一笑,心中的郁闷去了不少,古人毕竟是古人,缅怀一下可以,但不能因此破坏了心情。

“太湖三宝?”

“嗯,太湖三宝即银鱼、梅鲚和白虾。

梅鲚,俗称毛叶鱼,体侧扁腹稍圆,尾细长,银白色。肉质细嫩,味鲜,营养丰富。

渔民通常习惯把刚捕捞起来的梅鲚及时用木炭火缓慢烤干,制出鲜美而无腥味的梅鲚干,为太湖著名特产,被人们视为席上珍品。

太湖白虾甲天下,虾壳薄、肉嫩、味鲜、出肉率高。

银鱼俗称面条鱼,身长数寸,体长略圆。因其在湖中游动时,如银箭离弦,故叫银鱼。

太湖银鱼被开发成华夏珍贵食用鱼历史已久,清康熙年间被列为贡品。

太湖银鱼体细长,洁白如玉、晶莹透亮,肉质鲜嫩细腻,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成各种菜肴。

纳兰红药在家也是个小吃货,听着简杰说着“太湖三宝”的怎么怎么好,心里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明。可惜,两人都没有学垂钓术,说不得今天可以大饱口福。

并且这是游戏中的太湖,里面的三宝相比较现实中的更无公害、更绿色,味道也肯定更加鲜美!

两人谈谈说说,木舟向着西北飘行,不觉已离岸很远。只见远处有不少太湖渔民正在打渔。

现在正值秋季,秋天的鱼鲜肥,是捕鱼的好季节。但要选好鱼种和方位。民间有“秋打插江鱼,冬打稳水鱼”之说。

一般捕鱼都在春秋两季,春天的鱼十分香嫩,在水下生活一冬的鱼,由于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所以这个时候的鱼最好吃。

渔民一般不在夏天捕鱼,一是因为夏天空气潮湿,容易烂网,二是因为鱼的繁殖期多在夏季,所以渔民自然不捕。

一条舢板,在船靠岸一侧装有一块用三根竹竿支起的一张离开水面的“布兜”,船底下有一根与船身前进方向垂直的竹竿。那竹竿横躺在水中,基本和水底贴近,但绝不会离水底太近而影响船的前进。

捕鱼者划着船,悠哉悠哉地逆水向前,横竿在前,鱼兜在旁。只要横竿贴水底扫过,那受惊的鱼儿就会跃出水面。一部分回到水中,但总有些鱼迷失了方向,跳错了地方――跳到了鱼兜里!

只见捕鱼者一直朝前划,总有鱼儿跳进去!

简杰与纳兰红药看得不眨眼,都觉得颇有意思。

一阵轻风吹来,水波啪啪啪地打在船头,纳兰红药随手档桨,唱起歌来:“太湖美呀,太湖美……”

只一句简杰就起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她的声音本就甜美,在“呀”后面,“太”的前面带了个语气“啊”,接着“太湖美”,“太”字用了重音,“湖”又拖了一个音。此时,湖美声美人更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

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

哎咳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