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第157节(2 / 2)


  齐和昌怕他把凳子蹬开摔倒,赶紧给他扶凳子。

  “谢谢昌叔叔。”程小墩礼貌道谢,然后从兜里拿出一块奶糖,自来熟的塞到齐和昌手里,“叔叔,我请你吃糖哒。”

  完事,程小墩悄咪咪地抬头看他爸,一脸邀功。爸爸,看见了吧,他留下这些奶糖不是想自己吃,都是给奶奶、叔叔他们准备的。

  程涛哭笑不得,昨天程小墩从里兜拿糖给张文芳,被他看见了。晚上带他去洗澡的时候,就旁敲侧击想让他把糖主动交出来。没想到这个小崽里有一套一套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不吃,但我就是想收着。

  要是相信他说的话,那才真是见了鬼了。小孩的道德感不强,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他们在特定某些时候,例如做了错事被发现之后,会下意识撒谎,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有多不好,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

  程涛最终并没有强硬收回他的奶糖。不过,经过友好商量,父子俩打成了共识,那就是程小墩之后每少一颗,都要跟他汇报那颗糖去哪儿了?

  程小墩本来是很心虚的,看爸爸不追究他的错误,反而给他布置了新任务,就欢天喜地的答应了。刚才他把糖给齐和昌,一是在示好,二则是在完成任务。

  别说,这成就感杠杠的!

  齐和昌不明白其中的弯弯道道,真诚道谢,“谢谢你!”

  “嘿嘿,”程小墩愉快的晃了晃自己的小短腿。

  “哎呀,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有小孩愿意接近齐和昌呢,从小到大就知道冷着一张脸,好几次都把人家娃吓哭了!”张文芳表示这幅情景她是第一次看到,语气中充满了对儿子的嫌弃。

  这可不是她危言耸听,这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当年她幺儿可是大院一霸,别人家母亲吓唬孩子都说“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让五楼的齐霸王过来和你说”,然后小孩立刻就不敢哭了。

  要说张文芳也是个心大的,换其他家母亲听见这话早闹到人家里去了,她听见之后还挺乐呵。回家之后跟齐和昌说“崽儿啊,你为咱大院父母的清静做了老大贡献了,她们都该好好谢谢你”。

  齐和昌:“……”

  张文芳确实没觉得这是事儿,不过她家幺儿没有小孩缘却是板上钉钉的。当年那批小孩现在也都长大了,但是童年阴影还在,平常看着怪吊儿郎当,遇见齐和昌,立刻就会站得板正的,口喊“昌哥”。

  要说那批孩子还是受父母影响,现在却是真正因为齐和昌的气势了。

  离家当了八年兵,八年间他执行无数任务,本人性格越发冷硬、不苟言笑,工作的时候暂且不论,那是他的职责所在。平常你让他多笑笑,简直比登天还难。

  谁家孩子能喜欢这样的叔叔?

  所以看到程小墩这个小模样,张文芳才觉得惊讶啊,然后一不小心就说漏嘴,把儿子的糗事抖出来了。

  惊讶之余,更觉得他们两家有缘分。

  程红秋和程涛姐弟俩看向齐和昌,对方五官凌厉,薄唇微抿,看上去非常严肃,这确实不是小孩喜欢凑近的模样,但是——

  姐弟俩又同时瞅向旁边腻腻歪歪的程小墩,那这个小崽算咋回事儿?

  寒暄完了,张文芳说要去端菜。

  她把姐弟俩带孩子一并过家里来,刚开始确实是心血来潮,她和程红秋聊得来。老太太虽然好几个儿媳妇,但是多久都不来家里一趟,平常她想说话,就只能跟大院里的老姐妹。

  这些老姐妹们可是从年轻时候一直处过来的,谁什么时候发生过啥事情大家都知道,聊来聊去都是那些陈谷子烂麻的事儿,张文芳有时候也想歇歇。

  好不容易碰见个合心意的小姐妹,她看她家孩子也怪可人疼,就请家里来吃顿饭,又不费事儿。

  当然听幺儿说姐弟俩的身世之后,这股心血来潮就变成了真情实意。

  这事说起来也是话长,简单解释的话就是,张文芳很敬佩他们的父母,其中还掺杂这感激。

  齐和昌之前说张文芳可能见过姐弟俩的父母,你还别说,她确实见过他们。

  齐和昌口中的小舅,也就是张文芳的养弟,张文顺。

  他是一名军人,职位不低,你想在二十年前就配有专门的卫生员和警卫员,可以说是军中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当然对于张文芳来说,他是最坚实的后盾,是她唯一的娘家人。因为有他在,她才能挺直腰板活着,别管是老伴还是儿子闺女,都别想牵制她。

  大家都说血缘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关系,但是现实远比理想要可怕的多。多的是人为了钱和权和亲娘作对,也多的是儿子闺女不争气,没办法替亲娘出头,这时候娘家人就至关重要了。你娘家但凡出一个厉害的主儿,你婆家这边蹉跎人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后果。

  张文顺,对张文芳来说大概就有这样的作用。

  另外,因为张文顺算是张文芳养大的,俩人说是姐弟更像是母子,也就更加护短。

  不过,因为张文顺的工作特殊,张文芳从来不过问他工作上的事情,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熟悉。

  记得程青松和毛凤莲,是因为这对夫妻退伍之后专门来省城看望曾经的老领导,当时张文顺就住在她家。两人相貌出众,再加上是为数不多来到家里的兄弟同事,她记得就比较深刻一些。

  不过真正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却是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十年后。

  某一天半夜,她接到通知说张文顺受伤被送到了省城医院,她忙慌赶去,看情况后决定陪床。那段时间,她听到最多的名字就是程青松和毛凤莲,还隐约知道兄弟受伤而不是伤及性命,就是因为这两口子做了某件事情。

  一直到现在,张文芳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因为那之后,她没再听说过关于这件事情的任何消息,她不是没有旁敲侧击问过张文顺,得到的答案是事关机密,无可奉告。

  张文芳不傻,又是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老一辈,当然知道其中必然存在不能被公之于众的秘密。那个秘密绝对不是他们平头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作为军人亲属,最好的做法就是装作啥都不知道。

  反正她也确实啥不知道。

  这些事情张文芳从来没有和谁说过,没想到过去了十年,她见到了那对夫妻的闺女儿子,和他们的爸妈一样,两个都是好孩子。

  有些事情过去了又没过去,不该她主动提起的她也不会提起,但是和勇敢夫妻的儿女多交往,她觉得自己在做该做的事。

  有这些渊源在,张文芳对姐弟俩,怎么可能不是真情实意的呢?

  这些真情实意最直观的体现是在饭桌上——

  请人到家里吃饭,当然要有所准备,张文芳下午就都准备好了。排骨炖煮耗费时间长,她一早就焖在了锅里。凉菜、素炒的材料,也择好,洗干净,放在盘子里备用。热油下锅,翻炒几下就能出锅。

  她说去端菜,是真的用不了多大会就能开饭。

  不过到别人家里来吃饭就够麻烦人的了,程红秋当然不会让老太太自己去忙活,她当即就脱掉外套要去帮忙。

  张文芳也不阻拦,她和程红秋挺聊得来,别看年纪差着事儿,俩人的三观想法出奇一致。此时,看程红秋手脚利索炒出四盘菜,小老太太就跟瞧自己闺女似的,眼神说不出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