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第197节(1 / 2)





  杨文清在杨继西家住了十天,眼看着农忙了,杨文清留下也帮不了什么,便提出了告辞。

  杨继西不顾他反对,把人送回了县城,被杨叔他们留下吃了一顿午饭。

  “我走的时候,就不告诉你了,”杨文清送他出东门巷,“等我们安顿好了,我再给你寄信。”

  “好,你好好治病,生活很美好的,可得慢慢体验,”杨继西认真道。

  杨文清笑了笑。

  “还有话说吗?”

  杨继西问。

  杨文清挠了挠头,“如果,如果她有喜事了,也请写信告诉我一声,到时候我添一份彩头,混着你们的一起送给她。”

  这个她,杨继西当然知道是谁。

  他伸出手拍了拍杨文清的肩膀,“你啊。”

  杨文清笑笑没说话了。

  杨继西在去杨文清家前,还去了一趟张姨家,张姨给他回了一点糕点,杨继西出了东门巷,恰好碰见小夏,得知他在买西瓜,于是买了五个,也是趁着人不注意放进了空间。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也是运气不好,没有碰见车回镇上。

  所以走路回来的。

  杨二奶奶拿起一个西瓜去切好,让他先吃一块,“着急个啥,再等等说不定就有了。”

  “懒得等了,”杨继西一会儿就吃完一块西瓜,接着又去洗了澡,回来刚好吃饭。

  晚上杨继西和孙桂芳说话,就提起杨文清他们搬家的事儿。

  “我看搬家治病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么多年都没搬,这次倒是忽然搬家了,我看他没说实话。”

  “说了实话又怎么样?”

  孙桂芳叹了口气,“他不想耽搁人,自己退了几步,就算玉兰往前走了,这日子也不好过。”

  “是啊,”杨继西也跟着叹了口气,不想嫣嫣听见他们叹气,自己学着也叹了一口气。

  原本还有些难受的气氛,被她这么一学,倒是一下消散了。

  “你这个小调皮,”杨继西抱起她,“还会学人了。”

  “啊。”

  嫣嫣吐了个泡泡,小手扑腾着,她今晚也不想睡小床,非扒拉着杨继西的手臂下不去。

  于是三人便一起睡的床上。

  半夜杨继西醒了好几次,就怕压着孩子了,好在嫣嫣睡觉乖巧。

  早玉米已经可以收了,杨继西一大早就拿着杨二奶奶蒸的大馒头,一边吃一边往山上走。

  第一百零五章

  今年的玉米个头大, 而且个个颗粒饱满,这让生产队的队员们喜笑颜开,纷纷念起走了好几个月的文知青。

  “文知青可真厉害,你们说他是咋发现这种肥料的?”

  “人家满脑子的学问, 看见一朵花儿, 都能蹦出好几个词儿, 我们呢?大字就认识几个, 写自己名字都费劲儿。”

  听那汉子这么说, 杨继康看过去,“知道咱们没啥学问, 那就更要看重这一点,不能让孩子们也走我们的路,李四, 听说你家原本要送三个孩子去村小学的,怎么开学后一个也没送去?”

  而且还老在外说起对村小学的不满。

  李四闻言脸有些红, 但他很快理直气壮起来, “我家孩子多, 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这三个孩子买教材, 我能负担起吗?”

  “可以一个孩子买,三个孩子跟着一起学,”杨继西说, “就说狗蛋, 他就是和阿石一起买的教材,一起用的。”

  “是啊, 我家小子也和邻家小子一起买的。”

  “我家两个丫头, 我都让她们念书了, 可不能走咱们这老路,啥也不认识,啥也不知道。”

  歇息时,大伙儿从念起文知青的好,说到了孩子们的学习问题,眼瞅着李四和几个人都要互喷起来了,副队长赶紧叫停,吹响竹哨,继续干活。

  早玉米收了三天,又暂时没有活儿了,杨继西也没闲着,跑去茶林那边转悠,顺带给愿意学习护茶树知识的人教一些之前学到的知识。

  天越发热了,杨继西又晒黑了不少,这天从茶林那边回来,草鞋坏了,他本想自己弄弄的,杨二奶奶瞧见后,让他直接扔灶门里烧了。

  “还有好几双新的呢,你这双重搞了好几次,弄得都有些大了,懒得弄,不要了。”

  杨继西闻言可以穿新草鞋,抱着这有些松散的旧草鞋去处理了,接着拿起换洗衣服,拎着新草鞋准备下河洗澡。

  “西哥,回来的时候去于大家弄点熏虫草回来,”孙桂芳见他要出去,于是便说了一声。

  “欸,”杨继西折回来,背上背篓,“要是有鱼,我就弄一条回来,咱们蒸着吃。”

  于大之前弄了鲈鱼回来,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成,”孙桂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