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第248节(1 / 2)





  杨二奶奶意有所指道,其实昨天,她就撞见杨老婆子说一些惹人误会的话,让人误会沈凤仙夫妇又怎么怎么了。

  心虚的杨老婆子不敢回嘴,只是尴尬笑了笑:“是啊是啊,就说三道沟吴三妹吧,那脸丢得可远了,就是继东姑都知道那事儿。”

  “是吧,所以这人啊,得管一管自己的嘴,别张口就来,惹人厌烦不说,还把自己一辈子的名声给毁了是不是?我就是过来和你说说话,也没啥意思,你别放心上,我回去了,沈凤仙啊,你慢慢忙。”

  “欸。”沈凤仙应着。

  她走后,杨老婆子磨了磨牙:“她就是故意的。”

  “娘,您说啥?”

  沈凤仙故意问道。

  “没有,”杨老婆子赶忙道,“我去看看锅里还有没有水,我也想洗一洗。”

  侯长亮和谭佳雨背着孩子过来的时候,杨继西正在打扫猪圈。

  康嫂热情地招呼他们,过了一会儿后,侯长亮夫妇又提着东西来了他们家。

  “拿啥东西,把姨当外人啊?”

  杨二奶奶骂道。

  侯长亮腼腆道:“都是自家做的米糖,我娘做的,可得让您尝尝。”

  “你娘做的啊?”

  杨二奶奶顿时眉开眼笑地接过了。

  杨二爷爷见此笑了笑,请夫妻二人吃点梨子,这是从于大那弄回来的。

  杨继西和侯长亮说了会话后,对方才不好意思道:“是这样的,我想问问你们杂货铺收米糖不?”

  侯母做的米糖比起卖的也不差。

  “米糖我们不收,”杨继西说,入口的东西,他们不会收私人做的,一般都是拿工厂的比较好,“不过黄豆啊啥的我们都收。”

  “哦哦。”侯长亮点头。

  “是不是想做生意?”

  杨继西又问。

  “是有这个想法。”侯长亮露出笑。

  “这简单啊,你们做好米糖后,可以去镇上卖,赶集的时候去就是了,平日里还是能干活的,不影响。”

  杨继西想了想说。

  第一百四十一章

  侯长亮闻言双眼一亮:“这倒是一个法子。”

  “而且你们家离隔壁镇子也不远, 就两边镇子一起卖,可能卖得更好,”杨继西想到三道沟去隔壁镇子的距离说,“但是第一次卖的时候, 咱们少做点, 看看情况, 再决定第二次的量。”

  侯长亮连连点头, 满眼期盼地看着杨继西:“我都记在脑子里了!”

  见此杨继西又说:“最好固定在一处位置卖, 而且别人买的时候,一定要跟对方说一下自己的招牌。”

  “招牌?”

  侯长亮挠头, “我们没有招牌诶。”

  “咋没有啊,”谭佳雨听到他们的话后,凑过来道, “侯家米糖,不就是个招牌了吗?”

  再加上我们是三道沟侯家卖米糖的, 那就更有定位了!

  “这个不错, ”杨继西点头, “而且在生产队也能卖,我们家铺子虽然在镇上, 但家里也是放着盐啥的,就是为了方便队里的人。”

  毕竟为了买一袋盐跑去镇上,那也是费腿的。

  说着说着, 就说起各自生产队的路了。

  “你们队里的路还好, 大路就在生产队外面没有多远的地方,就是拖拉机柴油机啥的过来也行, 可我们三道沟就不成了。”

  侯长亮两只手比画了一下, “就说从幸福镇这边回我们三道沟那, 大路就到老马沟岔路口过去一点,小路到我们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这家里有点急事啥的,板车和牛车都用不了。”这个谭佳雨深有体会,当初侯长亮上门求亲的时候,谭家其实对他们队里的路况也有过考虑,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人比生活环境要重要些。

  “我听隔壁的王大嫂说,石永洞那边已经开始修大路了,好几个生产队跟前都通了路呢。”

  孙桂芳也过来了,一边说一边在杨继西身旁坐下说。

  “王大哥是邮递员,他每天在各个生产队跑,看得多,知道的也多。”杨继西解释了一下。

  “也不知道我们啥时候可以修路。”侯长亮感慨道。

  前几天还在和侯长亮夫妇谈修路的事儿呢,今儿杨继西刚准备带葱头出去溜达一圈,就听见让大伙儿开会的铜锣声。

  杨继西蹲下身,摸了摸葱头的狗头:“回来带你去玩儿。”

  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乖巧地趴在院门后继续睡觉。

  队长开会说的是修路的事儿,现在秋收完了,地里的活儿也没那么繁重,承包地的粮食也称过了,所以得闲的人还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