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之悍夫第144节(2 / 2)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旁边的赵琪认认真真的说道。

  沈卫民夹了一块子腐竹放在自己媳妇儿碗里,当是谢谢这个有点蹩脚、却让他听了非常高兴的安慰。

  经过后面的插科打诨,背药名这事儿总算是揭过去了,谁也没有再提。不过夏扬州不去李长生家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了。

  刚用过晚饭,沈东林就过来了。

  “东林吃了吗?要不二嫂再给下碗面?”李招娣笑?着问?道。

  “二嫂不用忙活了。我已经吃了,我找卫民商量事。”沈东林表示。

  沈卫民刚推碗,这几天一直吃医院食堂都吃腻歪了,家里的伙食好,他不小心撑着了。“七叔,我们出去走走,边走边说吧。琪琪,你要跟着去吗?”

  沈卫民扬声招呼赵琪。沈东林来找他肯定是公事,他们工厂现在也就只?有四名员工,他还是个兼职的,赵琪跟着一块也合乎情理?。

  “卫民哥,你们去吧,我一会儿要给家康还有小聪洗澡哈!”赵琪的声音从?西?屋传来。

  沈卫民无所谓的应一声,两个小家伙紧猫狗就算了,赵姑娘也紧的慌。刚才推了碗就往西?屋跑,沈卫民还瞥见赵姑娘抱了奶粉盒子往西?屋去,想也知道是要泡奶粉给猫喝。还有,别?

  以为他没看见,刚刚赵姑娘炖肉的时?候,没放调料的时?候,先取了两块出来,还细心地给捣碎了。

  沈卫民从?来没养过猫狗,不知道点点大的猫需要吃什么,不过这伙食也算好了吧,应该没啥问?题。

  乡下里喂的猫都是中华田园猫,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应该好养活的。

  “今天下午,吴和平召集人去山上看了看,并没有什么异常。还不知道崽子是怎么出现在近山呢?”沈东林解释了一句。

  根据夏扬州他们的说法,他们是在半山腰处看见幼虎的,当时?幼虎正满草窝打滚儿,正巧被?俩娃儿看见了。沈家这俩娃都是欢脱的,一来二去,就玩到一块去了。到最?后还主动被?娃儿抱了回来。

  他们回来的时?候,沈东林就在旁边跟着。侄媳妇和两个小孩不管不顾的忙着养“猫”,他可不能当成什么都没看到。那确实是一只?活泼的幼虎崽崽,细细绒绒的斑纹,憨态可掬的脸,让人很难联想到他们成年后是那样的雄壮威武、称霸森林的王者风范。

  但不管怎么说,在近山处看到幼虎是大事,他回头就告诉了吴和平。当然省去了沈家捡幼虎回来这事,只?说有人在近山看到了幼虎身影。这样的事情宁可全信不能忽视,吴和平立刻召集人去山上巡逻,三五成群,忙活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任何踪迹,小老虎就像是凭空出现在半山腰处似的。

  可能的推测,深林中母虎死亡,小家伙横空直撞跑到近山来了。

  沈卫民疑惑的眨眨眼,家养猫跑到山上去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还用专门?去山上找踪迹?不过既然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他也没在这上面多做纠结。

  “七叔,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现在这个点过来,应该是一听说他回来就过来了。

  听沈卫民提到这个,沈东林脸上挂上笑?。“是这样的,工厂即将完工,现在时?节不早而来。我约摸着下周六正式开业,你看能不能行?”

  沈卫民立刻点头,“我这边没问?题。”

  “我明天去订牌匾,有没有想好给工厂起什么名字?”

  “上‘沈家沟食品加工厂’这个牌子就行,至于包装盒礼盒上就印‘为民铺子’,

  七叔你看怎么样?”这个沈卫民之?前就想好了的,既然是沈家沟副业工厂,名字当然要放上“沈家沟”这三个字,至于商品名也是一早就决定好的。

  “为民铺子?”沈东林重?复两遍,“不错。等我们用到包装的时?候,提前跟纸厂打招呼。”

  “七叔,你知道是哪个字?不怕我用自己的名字直接当商标印在包装上。”沈卫民笑?着问?道。两个字同音异形,他只?是这么说出来,沈东林竟然没有误会,还真是出乎意料。

  “你要是真这么拎不清,我也不会替你干活儿了。”沈东林淡然笑?笑?,既然是沈家沟生产大队的副业,处处都得有沈家沟和社员的影子,如果真的用上卫民的名字,恐怕有意见者不在少数。

  换成“为民”两个字,只?要稍一解释,大家就都通了。而且这四个字起的也好,前两个字表明宗旨,后两个字精致可爱,作?为食品品牌来讲,真的挺不错的。

  “工厂开业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始生产,”沈东林又开口,有产能就必须要把货走出去。虽然他们工厂里工人的工资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他们的成本较之?其?他工厂要低的多,毕竟他们的原料并不需要钱购买。

  这也就要求他们需要做出一定的成绩,他们现在用的原料是沈家沟的公共财产,到年底的时?候,总得给大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另外他们还得上税,虽然说税多叫人肉疼,但税少可就真的证明他们无能了。

  当初信誓旦旦的,在县里领导跟前都留了眼,要是出不了成绩,丢人呢!

  所以,他们工厂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销路。

  “七叔,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我们工厂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特别?牛x的存在。年前我们主打稳定,稳定生产,稳定收入。首先我们应该有几款能拿得出手去的商品;其?次,我们还要派人去推广我们的商品,这些都需要时?间。”

  沈卫民却并不着急,留给他们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也没到揠苗助长的时?候。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绝对不可能。

  另外,不管是首先还是其?次,他们沈家沟能用的上的人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桎梏他们的发

  展,但是沈卫民没准备从?外面招人,这不符合他们工厂的定位。

  关于产品款式和品质主要还是要靠赵琪,她手里握着点心方子,虽然不接地气,制作?工艺也麻烦,但味道是一等一的好。

  另外可能还要加上他,虽然不知道怎么把点心做的更?好吃,但是他食多味光,描述出食材味道不成问?题,之?后的究摸索要靠生产人员们,像赵姑娘上次做的就非常好。

  至于沈卫民所谓的推广,当然不是登报上电视这样明晃晃的法子,他也没有这样的资源。就算是托人托关系能做,他也不会这样做。

  工厂刚刚起步,就得从?最?小开始。比如他们可以先征服公社集市。再比如他们可以去公社领导面前说明情况,卖卖苦,相信领导们一定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等到把公社这边拿下来,再往县城进?发,县城可好办多了,县长他都熟呀!虽然说他这事儿绝对不会商量到林建业跟前,但是有这么一个领导在上面顶着,沈卫民觉得自己做啥事儿都不用心虚。

  再往后,能去的地方可多了去了,掌握了市场,他们害怕货卖不出去?如果他们搞出名堂,出口赚外汇都不是问?题。虽然还没有生产,但是沈卫民对他们的商品可自信的很,就连他初尝都觉得惊艳的商品,一定会惊艳这个世界。

  没错,沈卫民这么自信,源于对赵姑娘手里的方子。他也知道只?有站在更?高更?高的平台上,那些方子才会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沈卫民觉得自己有必要让更?多的人都尝尝他家赵姑娘的手艺,这是他的初心。

  沈东林看沈卫民说的眉飞色舞,胸口也升腾起激情来。如果换一个人在他面前这样大放厥词,他肯定转身就走了,但如果这个人是沈卫民的话,他竟然觉得莫名的有说服力。

  他一直觉得沈卫民一定能成事儿,但这个成事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他一直摸不清,但是现在就在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有了定义。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等工厂开了业,我就找你大爷爷一块儿去公社找领导们喝喝茶,聊聊天,磨磨性子,看看他们有什么说法。”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个项目是县里头盖

  章批准的,公社还能说什么?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成就接着去呗。

  “那就麻烦七叔了。”沈卫民笑?,要不他喜欢和聪明人聊天呢?不仅能迅速明白你的意图,还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工厂开业前,我让琪琪定下来几款产品,到时?候空出来一天,我们在工厂试品。”不管怎么说,产品才是一个工程立身之?根本,这方面必须重?视,第一点就是要符合大众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