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之悍夫第171节(2 / 2)


  石姐夫有些讪讪,“你不是说你们感情很好吗?怎么他连这点事都不愿意帮忙,小可一口一个舅舅都白喊了?”

  “他不是言而无信之人,只要他说出的话,就一定做数。”张桂花打断丈夫,转头看向儿子,“能让你小舅这么坚决的拒绝你,我儿子是真能耐,别个不知道,你自己难道不知道是为什么?”

  旷工、旷工再旷工,屡教不改,没有任何责任心和担当心。以前还知道找队长请个假,这几天不知道是玩脱了还是怎样,直接不去机械厂报道。把运输队内部本来的排班完全打乱,这样的员工哪个工厂敢收?

  刚刚婆婆丈夫一副咱是自家人,你要多多照顾我们家相可,最好把他变得和你一样优秀的口吻,是个人恐怕都会不耐烦。卫民能到最后都不蹦表情已经不容易了。

  工厂招员工过去是干活的,招个祖宗回家算怎么回事儿?狠狠手段,沈卫民倒是可以把长歪的树苗掰正,但是这些都建立在你真的有心改正的基础上。在招工前夕,不管不顾就旷工,长辈说什么都不听,你让他怎么对你有信心?

  “我,我,”石相可重复几次,也没有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他不过就是贪玩了点,再说都要离开了,去不去工厂上班有什么?

  他只是一个临时工。

  张桂花失望的摇摇头,自己没教育好的孩子,指望别人,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她之前也是鬼迷了心窍竟然觉得这样可行,仔细想想自己的孩子自己都教不好,怎么能指望别人?

  ·

  石家的事,对沈卫民和赵琪来说只是一个插曲。

  第二天一早,他们踏上归程。

  作者有话要说:对文章提意见,我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我的写作习惯确实存在很多不足,和别人有差距我也承认,但是在评论区堂而皇之写出本书不如哪本书,是不是太没礼貌了点?

  极其影响心情!!!

  可以说你对我对我的作品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我其实更希望你不看我的书。

  出门请左转,谢谢您嘞!

  第117章

  从省城到池县,大约是六个小时的车程。小型货车可以饶近路,速度要更快一些。连上中间吃午饭,不到五个小时他们就回到了池县。

  两人直接去到76号。

  从副驾驶座上下来,赵琪伸了一个懒腰。这是他们的第一辆车,最初的新奇过去,后面就心情就平复了了许多。

  人都是这样的,就算你非常想拥有一件东西,不管那件东西在你看来多么遥不可及,当有一天你真正拥有了它,就算新奇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赵姑娘也不是眼皮子浅的人,这车在她眼里更多的是作为代步工具,只欣喜自家能够拥有,并没有那么多功利感。

  开车开一路,沈卫民有些撑不住。算起来这是为数不多由他自己开全程,要说感觉的话那就是确实很累。反倒是赵琪在车上和他聊了一路,下车依然活蹦乱跳的。

  赵琪殷勤的拉着沈卫民去休息,“卫民哥,这一路上你辛苦了,我帮你烧水,咱俩洗洗歇会儿。”

  “好。”沈卫民言语中带着笑腔。

  赵琪转身去厨屋,沈卫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把在省城买的东西一样一样摆出来。原本他空间里的东西是非常整齐有规划的,也就是这次在省城买东西买的急,直接杂乱无章的扔在空间里,显得杂乱无序,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哪个。

  要说他们这次在省城确实花销不小,这边还只是一小部分呢,赵琪那里还有一部分。

  沈卫民一样一样的规制好,青菜放在青菜篓里,鸭蛋放在鸭蛋框里。各种点心和小吃,拿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沈卫民随手捏了个煎饺放在嘴里,味道还不错。

  “哇,竟然还是热乎的!”赵琪惊奇,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沈卫民。

  “它除了收纳唯一的作用就是保鲜,放进去怎么样放出来还怎么样。放入活物就是昏迷状态,放出即醒。”

  他们两个对对方有金手指心知肚明,但是从来没有开诚布公的谈过此事。赵姑娘既然好奇的问了,沈卫民当然也不会隐瞒。

  “只是空间啊?”赵琪随口问道,“我有整整两亩地和一口井哦。”赵姑娘言语表情中带着得意,俏皮又灵动,很以自己在这方面超过沈卫民而感到高兴。

  “琪琪当然是最厉害的,我自愧不如。”沈卫民轻抚过赵琪柔软的发丝,直接认输。关于赵琪的随身空间,沈卫民之前有过猜测,瞧她又是人参、又是泉水、又是各种水果的,就已经猜到她的空间不可能像他一样只有一间屋子那么大,也大概也能猜得出形态。

  毕竟赵琪甚少出沈家沟,就算是要买这些产品也买不到。尤其那水,可是功效型的。

  “就是我不会种地,现在地里长的都是草。”赵琪悠悠说道。明明她都有认真去地里观摩,把粮种洒在地里,盖上一层土,不出几日就会长出苗苗。但是她的那些种子都不听话,怎么也长不出不说,还长很大株的草,她拽都拽不动。偷偷拿锄头进去想除草,没两下手就起水泡了,可疼!

  风风火火一整季,粮食根本没有产量,还累的她直不起腰来,之后她就完全放弃了。所以到头来,空间里原本有什么她就吃什么,一点都不挑剔了。

  苹果树一年四季都挂着果,井水不断,还有各种各样的种子,其中就包括人参。

  说起她种人参的经历,那也是一把辛酸泪。

  空间里,凡是裸露地表能种植的地都长满杂草,她怎么也不能把人参种在杂草地里,那不是暴殄天物吗?所以就临时在池山上找了片空地,那时候她已经意识到井水是个好东西,生怕养死人参就用井水灌溉。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想到终于种出了结果。

  看到人参苗苗第一次成形,她心里那个欢喜呀!从哪日起,赵姑娘明白了一个道理——她也不是一无是处得。

  听赵姑娘讲她的种植史,沈卫民觉得好笑。不过这方面他没有资格说什么,因为他也不精通。至于浪费不浪费的,他们夫妻勤勤恳恳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又不全都堵在空间上,好像也没什么所谓。

  “琪琪很厉害,我们能在县城买房子都是对亏了你的人参。”沈卫民还是以鼓励为主。媳妇儿不管做了啥事,都得积极正面的引导为主,难不成还能像对待别人一样对待她,别说赵姑娘心里会不舒服,沈卫民也接受不了。

  沈卫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赵姑娘不高兴。

  “那是,不过卫民哥也很厉害。”赵姑娘夸自己丈夫。虽然说她自认为在这方面自己比卫民哥好那么一丢丢,但如果直接承认的话,会不会伤他自尊心啊?

  看赵姑娘大眼睛滴溜溜乱转,沈卫民就知道她心里没想好内容,不过他也不在意。“先过来垫垫肚子,给大姐大姐夫他们准备的东西我已经收拾出来了。咱们晚饭点的时候过去看看。”

  沈卫民指着旁边的竹篓,如果他们着急回家,沈卫民肯定现在就要去县医院一趟。走了这么多天,不去看看到底说不过去。他也想知道严庆林到底恢复到了什么程度,还需不需要再补补,他们又有什么安排打算。

  而且他们此行的结果也要给他姐说一声,一切进行的都非常顺利,好让她少一桩操心事。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平常各有小家,可能顾及不上对方,但是遇到个棘手事,怎么都会搭把手。

  当然了,这个兄弟姐妹不全指血缘关系上的亲近,而是真正日常生活中相处得来,来往密切的。就像沈大柱和沈二柱,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来县医院看一眼,他们和沈秀可是亲兄妹。不过不来也好,来了也只是扰乱清静。

  “我们今天不回家?”赵琪喝着糖水,小小声问道。出来这么久,她想公公婆婆和家康小聪俩侄子了,她以为今天就能见到呢。不过,去看姐姐姐夫也很重要就是了。

  “明天一早再回,先看大姐他们那里有没有什么可帮忙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