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之悍夫第179节(1 / 2)





  不过此时此刻夫妻两个的心离得非常近。

  后面当严父严母和严爱菊被这件事弄得苦不堪言,找到家里来的时候,不管是沈秀还是严庆林,都漠视对待。

  ·

  大雨下到傍晚才停,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个度。沈家临时拿了新被褥出来,几个孩子和谷宇正都有。

  沈卫民去给谷宇正送被子,本不欲打扰他,没想到谷宇正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大喝一声:“终于完成了。”

  干他们这一行的,创意最重要。开发新产品最需要的是点子,而图纸是让大家认可自己创意的最重要一环,不过从图纸到投入生产需要的东西和数据繁杂,沈卫民之前已经进行了很大一部分,谷宇正在这上面删繁就简,争取把每个面都想到,现在终于完成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份图纸。

  “恭喜谷大哥了。”沈卫民把被子放在炕上,刚才那一嗓子把他吓了一跳。

  谷宇正捏了捏眉心,看到站在炕边的沈卫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才惊觉天气变得有些寒凉。“抱歉,我一忙起来就顾不得周围,这两天肯定给你和家人造成了很大不便。”

  沈卫民摇头,“谷大哥来家里做客,我们没想你吃多少苦,帮多少忙。你闷在房间里自己忙活,又不麻烦他人,有什么不方便的?”几顿饭而已,沈家从来没有过多在意过这些,山珍海味虽然没有,但让远道而来的朋友吃饱饭是基本。

  谷宇正勾唇,或许他已经知道,程振华、杨文也和夏扬州为何短短时间内就对沈卫民抱持亲近态度了?就连他现在也觉得对方,怎么说呢?有点乖。

  当然这和夸奖小孩子乖巧听话的“乖”的含义不同。沈卫民是个省心的年轻人,骨子里带有大山子民的赤诚,有几分小聪明也毫不掩饰所求,相处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虽然和聪明人谈判是一件令人煎熬的事,但和聪明人来往,在不涉及利益的前提下是非常舒服的。

  现在谷宇正就有这种感觉。

  晚饭的时候,谷宇正正式和沈父沈母问好,并提出第二天就带两个孩子离开。

  “这么着急?”李招娣皱眉,她是个喜欢孩子的,家里两个孙子聪明,讨人喜欢,但程淼和邓要武作为经常来家里的小朋友,她也十分喜欢。四个小人叽叽喳喳,玩什么都能玩的起来,可比跟村里其他孩子上山下野的,让人放心多了。

  虽然老一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老儿子养俩孙子养的非常严格。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都有规定,不过小孩子就算自制力再强,也不可能像日常表上一样面面俱到,所以在这方面就需要有所约束,一不小心就会就会约束住孩子。

  每次看到两个孩子趴在门口羡慕的看着村里其他孩子,老两口心里都不是滋味儿。程淼和邓要武过来,孩子愿意玩啥玩啥,家里也比俩孩子的时候热闹多了。想到一走俩孩子,她这心里还有些不舍。

  “婶子,我有公务在身,不能久待。回到省城直接就得回京市,至于程淼,这次他是请假过来的,不能耽误太久。”谷宇正笑着解释道。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李招娣当然不能再阻止。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沈卫民搬了两大竹筐糕点,借了村里的驴车运到货车那边。其中被运输的还有谷宇正,和程淼邓要武两个孩子,这次没有专车来接,他们需要赶公共汽车到县城,再回省城。

  一想到两个孩子离开时,另外两个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沈卫民就一阵头疼。之前他也没觉得李家康和叶聪这么难缠,尤其俩孩子好的跟双胞胎兄弟一样,一个跟着嚎,另一个也跟着嚎。

  最后沈卫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才把两个小家伙安抚住。

  到公社把一大两小送走之后,沈卫民去了一趟严家。昨天的事情他一直记挂在心上,不知道大姐反击回去没有。

  事实远比沈卫民想象中的要乐观。姐姐昨天下午已经让温兴义给盖了章,算是正式复工。如此一来,编制牢牢把握在她手里,只要她不同意,谁也别想拿走。

  姐夫完全站在站在姐姐这边,而且对这整件事情都有着无比清晰的认识。行动受限,对方没有再找上门,他们也没有主动上门去的意思,不过夫妻两个态度都很坚定。

  沈卫民这才放下心来。

  把两筐糕点送到供销社,和温兴义商量定价。说是商量,其实沈卫民之前已经决定好了,自己的产品定价当然自己说了算,毕竟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成本。

  温兴义大概是看他们是小作坊出身,制作出来的糕点肯定粗劣不堪,刚开始的时候态度有些傲慢,虽然他隐藏的很深,但沈卫民还是感觉出来了。不过他不想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和谁浪费口舌,最后当然是产品质量说话。

  品尝过产品的温兴义久久没有说话,最后当然还是按沈卫民的定价走。

  “温主任放心,我工厂虽然刚成立,却不是第一次出单。千斤千斤的点心出去我都没有低于这个价,现在当然也不能。言而无信,不立!”沈卫民似笑非笑的看向温兴义。

  温兴义深深看了沈卫民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第一天放外零售,沈卫民心里不踏实。在公社转悠了大半天,下午过去的时候发现竟然卖掉了大半。

  沈秀看弟弟来看情况,给他说明:“最受欢迎的糖水罐头和蛋黄酥,糖果子和蜜三刀也还可以,红豆糕绿豆糕就不成了。”

  这和沈卫民所想相差不大,他把剩下的糕点拿走。第二天送货的时候,就是按照受欢迎程度送来的。

  第三天又靠第二天调整结构。

  为民铺子出乎意料的受欢迎,这和供销社贫瘠的食品种类有很大关系,当然虽然定价略高但真材实料做糕点也占很大原因,糖水罐头、蛋黄酥最受到大家喜爱,回购者也有不少。

  三天后,为民铺子顺利在供销社站稳脚跟。到后面几乎每天都要往供销社送一趟货。

  中间,沈卫民和赵和尝试去公社摆摊,无奈天气愈发寒冷,早上刚开始干活身体是暖和的,开货车也不遭罪,就是在集市上摆摊的时候叫人受不住,北风一吹整个人都能给吹透了。沈卫民因此得了重感冒,喝了五六天汤药才渐渐好转,爹娘惊怒,家人担心,此举只能作罢。

  招工、培训、作生产计划,沈卫民倒一直都没闲着。

  直到杨文也过来,他才惊觉已经十一月底了。

  第123章

  杨文也过来的时候沈卫民正裹着棉袄,在山上溜虎。

  没有办法,幼虎猫猫的精力太过旺盛,如果不让它发泄在外头,总是扰乱家里不得安宁。前面几天,一到半夜它就乱嚎乱叫,闹得人头疼。甚至拿被子、衣裳等磨牙,破坏力极强,现在衣裳、被面、棉花可都是金贵屋物,被损坏后,沈家上下都心疼的不行。

  就连俩孩子都被烦的不行,在大生叔家和沈爷沈奶家窝了两天,不肯回去。沈卫民是不懂幼虎的发育规律,但是这么点点大就有这么多毛病,真的没问题吗?

  照他说,就该直接丢进山里,叫他自食其力,就算刚开始养活不了自己,沈家时常接济点,让它能够活下去,就算是仁至义尽了。在近山多训练捕食技能,到深山之后也不至于分分钟被其他兽类扑在脚下。

  怎么想这都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既锻炼了幼虎的生存能力,他们又能免于被惊扰。不过此法一说,就受到了家里所有人的反对,猫猫那么可爱,怎么忍心放它归山呢?万一出个什么意外,他们可就再也见不到如此软萌可爱的小老虎了。

  沈卫民:“……”不大理解他们的脑回路,明明刚刚提起幼虎来,一个个义愤填膺,说它磨人,说它不省心,怎么现在反倒都成了提出解决办法的他不是了?

  在大事上沈卫民说一不二,但是在日常琐事上就没有半点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