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之悍夫第211节(2 / 2)


  长久以来,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包装和现在供销社大部分糕点的包装相差无几,都是纸包。刚生产出来的糕点新鲜好吃,但如果想要外销,就需要产品需要更久的保存期限,这方面人工难做到,就只能依靠机器。

  现在告诉他,机器出问题了,沈卫民的着急可想而知。

  和沈东林交代了下工厂的运作问题,又和家里人说一声,沈卫民就出发去了县城。第二天一早又从县城出发,直接到了省城。

  到了省城机械厂之后,沈卫民才知道他定做的机器,何止是出了问题,那完全是被人截胡了。

  沈卫民看着省食品厂的领导代表,面无表情。对方已经游说了他一上午。说是游说也不尽然,大都都在阐述他们需要这几台机器,并且数次提出他们工厂即将要竞争“优秀食品厂”称号,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

  时不时的还贬低下沈卫民,言说你们工厂就是个小作坊,这些机器就是放在你们作坊里能发挥什么作用,还是让给省食品厂,起码能让它们物尽其用。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省食品厂机器完备,完全能支撑起食品厂现在的生产量,再进机器,就会有冗余。”上次应邀请去省食品厂参观,他可不是去玩的,很多问题他问的都比较细。

  代表一愣,“小同志,虽然说心高胆大,但是以你们工厂的规模还是以同等规模的工厂相比较。和省食品厂竞争,你们根本没有胜算。”

  沈卫民气笑了都,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小作坊,就没有说话的权利?现在可是省食品厂在抢他的机器,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倒像是自己上赶着上供似的。

  瞧不起谁呢?

  而且对方好像并不知道他曾经参观过省食品城,还以为这些消息都是他调查来的,借机嘲讽他的不自量力。

  “我不同意!看您的态度似乎并没有让我表达自己看法的意思,只是象征性的问一下,那我现在就明确的告诉你,我不同意。”沈卫民似笑非笑,“说起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工厂仗势欺人,如此,就请你们做的彻底些吧,直接抢不是更爽。”

  沈卫民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看到了正往这赶的齐厂长。

  “小沈啊!”齐厂长招呼。

  沈卫民点头,“齐厂长,我现在心绪不佳,恐怕没有办法和您平心静气的交谈,今天就算了,等回头我再来拜访您。”说完之后,沈卫民点了点头,转身就走。态度诚恳,有礼有据,让人挑不出错来。

  齐成长却有些讪讪的,推门走进办公室,“不是说让你循序渐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怎么就大喇喇的把要求提出来了,是不是还低眼看人了?”

  齐厂长声大如中,多少有点迁怒的意思。

  食品厂代表有些憋闷,梗着脖子反驳:“不过就是个生产队副业,搞得像模像样,那也是他们生产队的事,难道还比得上食品厂为省争光?”

  “比不上比得上是你认为就是的?人家还能跟你一个想法?”齐厂长像看傻子一样看着眼前的食品厂代表,如果双方站在一个立场上,那这件事还用商量,上面领导直接决定就成了。

  沈卫民精的跟猴似的,你好好跟他说,还有商量的可能。你非得把自己拔高一等,他只会比你站的更高。他就怕这事儿,来前他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了,没想到临了临了还给他出岔子。

  “你就等着你们厂长找你谈话吧,多大人了,一点一点眼力劲儿没有。”齐厂长恨铁不成钢。

  等着吧——

  食品厂这次如果不破财,这灾肯定免不了。

  第142章

  这次来省城, 沈卫民住在省机械厂附近的旅馆里,和前几次不同,这次他住到第二天,已经有三波人过来查他的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

  每次沈卫民都积极配合, 工作同志倒没有为难他。

  与此同时, 他和省食品厂的推拉却陷入了僵局。这几台机器, 沈卫民当初直接走的省机械厂这边的单子,他在省机械厂有熟人, 又因为新分房条例的关系, 大家对他的印象还不错。当时预定机器的时候,有不少人帮他说了话。

  从商量预定到下单, 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他以为会顺利到朕交货呢, 没想到临到现在,却出了差错。说来也是可笑,出事之后,省机械厂第一时间联系他, 让他从池县赶到省城。来到省城之后没给应有的礼遇不说, 还得了个下马威。一想到这里,沈卫民就哼哼冷笑。

  这件事情严格说起来,是省机械厂背弃信义在先, 省食品厂不讲道义在后。沈卫民就是干干净净的第三方, 现在却要受这些冷待, 如果换个脾气软和点儿的,这件事可能就过去了。毕竟就汉北省来说,没有机械厂可以和省机械厂叫板,也没有哪家食品厂能和省食品厂对抗。

  但是沈卫民不, 不行也不能。但凡这次跪下去了,以后再想站起来可就难了。

  说句不好听的,省城两家工厂就是欺软怕硬,有点儿仗势欺人的意思。恐怕在省食品厂眼里,他沈卫民就属于,没有根基、毫无依靠那一挂的。因此,就算有求于他,也不会低声下气,而是仰着头说你定的机器我征用了。

  真可惜,他们遇到的是沈卫民。这两年里他认识了挺多人,也和很多人建立了深厚友谊。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带来的利益已经不再只计算在池山生产队头上,他给公社、给县城带来的好处绝对是其他工厂办不到的。

  如此算来,他能依靠的人可不少。

  谈判不欢而散,回到旅馆的沈卫民并没闲着,他找了个公共电话,一通电话打到了县城杨文也也办公室。

  他来省城这事根本瞒不过杨文也,平常沈家人不在省城的时候,俩孩子全赖杨文也照顾。他来省城的前一晚,两人还专门就此事商讨过,不过当时他们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知道了,当然要通个气儿。

  “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这是省机械厂不做人了?”知道对方是沈卫民,杨文也神色一正,就是语气还是闲适轻松。

  “何止是不做人,”沈卫民顶了顶腮帮子,“两个大厂联合起来。欺负我年轻无知呢。”

  “这么蠢?”欺负沈卫民无知?不是蠢还能是什么?

  沈卫民“哼”了一声,把今天在省机械厂的遭遇说了一遍,“省机械厂并没有参与其中,全程都是食品厂代表说话,我离开的时候才见了齐厂长。”

  “他们只是想推卸责任,也对,以你在省机械厂的名声和人缘,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站在你这边。做事做的不地道,维护面子方面都得心应手,”杨文也嗤笑一声,“怎么?让不让林县长出面给你撑腰?”

  归根结底,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池县下辖生产队的副业,都归林建业管理。上任之前,林厂长就做了完整规划,多管齐下,使得池县焕发生机。林建业希望在他离开池县的时候,这里不复萧条,而是一个工业发达,工厂林立,多文化碰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方各面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

  两年来,林建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东奔西走,马不停蹄。他和沈卫民虽然见面不多,但每一次见面,都莫名有一种惺惺相惜感,虽然相差十多岁,但总能聊一块儿去。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林建业管理下的池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谁要是想动它,也的看林建业答不答应。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给林县长透个底吧,至于这事儿该怎么抉择,当然得等谈判之后才能知道。到时候我会把自己的意见表明清楚,还有的磨呢?”沈卫民笑。

  杨文也甩了甩身上的鸡皮疙瘩,他接电话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不对,觉得卫民可能生气了。现在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想,不过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不能心平气和就是了。昨晚,他们就猜测可能几台机器可能是出事了,能不能提出来都是问题,只是谁都没想到省机械厂和省食品厂这么霸道,已经和公开撕毁合约没区别了。

  “嗯,你安心忙你的,两个孩子就交给我,等周六周天我带他们回沈家沟。也把你晚几天才回来的消息,给叔婶还有弟妹说一声。

  另外,鉴于你是第一次打电话。这事我就和县长提一提,先不插手了。等你需要加强话语权的时候,再给我通知,林县长和我肯定都站在你这边。”

  杨文也已经大致知道了沈卫民的目的,这一番总结也正合沈卫民心意,“麻烦也哥了。”

  挂断电话之后,沈卫民回旅馆休息,却看到他房间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人影,是齐厂长身边的冯秘书。

  “冯秘书这个点儿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沈卫民明知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