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之悍夫第217节(2 / 2)


  “好,姐夫和国栋干嘛去了?”沈卫民端起桌上的橘汁儿喝了两口。

  沈秀脸上闪过不自然,幸亏她刚刚转身,没让弟弟看见。“出去做零工了。”

  沈卫民皱眉,“局里那边还没有决定姐夫什么时候复工?不是说给个文职先做着?怎么和国栋一块做零工去了?”

  “局里单是今年就进了三四个年轻人,办事利落,手脚麻利,各项条件都比你姐夫好。听说还有领导的亲戚,你姐夫的编制虽然没被占了去,但局里几个编制有多少人头都是有规定的。”沈秀讷讷。

  “我瞧着做文职挺好的,但你姐夫不乐意去,嫌工资低。今天他休息,就领着国栋出去打零工了,说是锻炼锻炼孩子。”沈秀语气间满是不赞同,比起在一线职位上整天提心到吊胆,她倒希望丈夫能在文职上安安稳稳。

  但是,严庆林明显不喜欢在文职多呆,这不仅仅是心理落差的问题。他在一线的时候是正式工,人民警察,退到文职上,是临时工不说,距离转正还遥遥无期,现在文职编制配备可满员,更重要的是工资是原来的三成不到。

  对家里有仨孩子的他们家来说,这点钱都不够塞牙缝的,还抵不上仨孩子一个月的伙食费。如此不还是让媳妇儿养家吗?严庆林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

  虽然不说,但是沈秀知道这段时间男人挺焦虑。甚至比卧病在床那些天都要严重,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再加上国栋又出事,死活不肯上学去,这孩子脾气倔,不听劝。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回头,日子真真是一地鸡毛鸭血。

  “哦!”沈卫民随口答了一句,“你和我姐夫有没有问问国栋想干啥?我之前在省机械厂的编制还保留着,如果你们没意见,就让他接我的班。”

  “啊!”沈秀惊呼一声。

  “我琢磨着他年纪还小,最好学门手艺,不管以后出现啥问题,以后肯定能吃上饭。”沈卫民继续说着。

  “这事儿你和爹娘说了吗?家里都怎么说?”沈秀着急的问道。

  她和小弟走的近,整个沈家没有比得上她的,这点沈秀是有自信的。但要说把小弟的编制让给国栋又是另外一件事,她姓沈,国栋可姓严。

  “你是我姐,国栋是我外甥,再说那编制留着没用,难不成还等家康长大了给他?”沈卫民笑,大外甥运气不好赶上了现在,俩小的可没有这顾虑,再过上十年,他们也才十几岁,正是大好年华。要到那时候,他们敢扯不上学,不考大学,沈卫民一巴掌就得扇过去。

  而且,“本来就是为咱自家张罗的,谁能用谁就用去呗。要是我退下来的时候,就有人条件合适,也不至于等到现在。”沈卫民实话实说。

  编制来之不易,沈卫民当然不会随便给谁,当时就想着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可不就用上了。严国栋是姐姐姐夫的长子,他要有出息,还能照顾下边两个弟弟,沈秀和严庆林能省不少力气。

  正说着话,门口传来开门声,严庆林领着严国栋走进门。

  两人现在看上去都非常狼狈,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的地儿。严国栋还好一些,严庆林站都站不直。

  沈卫民皱眉,把旁边的毛巾放在凳子上,赶紧扶着严庆林坐下。“姐夫,凡事都要有个度,你现在的身体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受过伤,就算痊愈也会留下些后遗症。

  严庆林顺着力气坐下,这个道理他还能不知道?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小两年,严庆林现在在有些事情上还是心有余力不足,刚刚干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竟比不上大儿子了。

  心里滋味可想而知。

  严庆林喘了两口粗气,又接过沈卫民递过来的茶喝了,瞅了瞅旁边木讷的大儿子,觉得妻弟更合心意点,孝铁心的很。

  “见了小舅都不知道叫人?真是越大越不懂事。”沈秀拉着儿子去洗脸。

  “叫了的。”严国栋嘟哝。

  “我咋没听见?你小舅疼你,比你大不了几岁,都知道操心你的前程了。”沈秀唠叨着。

  严国栋抹了一把脸,接过母亲手里的毛巾,“娘,下午别让我爹跟着去了,他身体不好,我自己去就能成。”

  “你爹是能劝住的人,那脾气犟着呢。什么时候你能安定下来,他就不折腾了。”

  严国栋年纪小,叫嚣着出去闯荡,却真真实实没干过粗活。现在让他为了吃饭租卖劳动,做父母的哪能完全放心的下?

  因此,严庆林才坚持跟着,按照他们夫妻俩本来的打算,也就跟头几天,以后还是严国栋自己看着办。

  路都是自己走的。

  夫妻俩还拿沈卫民当例子,想当初沈卫民走出去的时候,可比现在的严国栋条件艰苦多了,除了高中学历,沈卫民没有任何地方条件比得上严国栋。没道理小舅子就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儿子不能,严庆林一时间豪情壮志。

  当然这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已,夫妻俩还是晓得好歹的。一千个人里都出不了一个沈卫民,他们已经遇见了一个,和家里关系亲近,难不成还能奢望自己的儿子也如此。自己养大的孩子有多少斤两,自己难道还不清楚?

  但是绝对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一点沈秀是跟他后娘李招娣同志学的,三柱小就在爱和鼓励中长大。就算到了现在,三柱子成家立业,早已经是大人,在他取得成绩的时候,李招娣还会发自内心的夸赞。不过因为现在夸赞三柱子的人太多了,娘不得不在他飘飘然的时候,“啪”一巴掌把人打醒,为的就是不让儿子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因为后边事情总比前边多,倒是被很多人忽略了李招娣对三柱子可从来都不是棍棒教育,一直以鼓励为主。

  “娘,对不起。”严国栋突然说道,每次爹娘提到舅舅,总是一脸与荣有焉。他其实也想成为那样的儿子,但是他不管是能力还是与人际交往,都差沈卫民许多。甚至到现在出去打个零工都让爹跟着,娘才能放心。

  如果做这件事情的是舅舅,姥娘肯定不会这样做。

  不是因为不关心,而是因为放心。他也想想为爹娘减轻负担,现在看来任重而道远。

  想到这里,严国栋抹了一把脸。

  转身走进家们,站在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欢声。多久了,他家的气氛一直不冷不热。爹爹受伤住院之后,他们家似乎一直都挺倒霉,每每也只有小舅过来的时候,家里才这么热闹。

  饭桌上,沈卫民把刚刚和沈秀提的提了一遍。

  “我是觉得既然现在有这个机会,就让国栋去试一试,县机械厂是挺好的去处。当然如果国栋想学其他的手艺,也可以和小舅说。纺织厂、玻璃厂和纸厂,虽然编制难办,不过进去当个临时工应该不成问题。你现在年纪还小,也不是必须得要编制,当务之急,先学门技术。”沈卫民分析利弊。

  “我想学修车,”严国栋说的肯定。

  刚刚沈卫民和姐姐姐夫提起的时候,俩人都说一切看严国栋的意思,却也说他年纪还小,恐怕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但看这意思,他不是挺知道的吗?

  “决定了?”

  “嗯,小舅,我已经决定了。”严国栋双手垂在两侧,强调道。

  沈卫民点头,笑着的看向姐姐和姐夫,“我就说不能小看孩子。”接着又看向大外甥,“不过国栋,你也得想好了,一旦走上这条路,就算再苦再累,你都不能喊停,喊转业。到时候你就是说破大天去,我也不可能给你行便利。”

  丑话说在前头,虽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完全杜绝。他现在和县机械厂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吕厂长也挺给他面子,他求上门去,对方可能会给他行便利。但不管是对于他,还是对于严国栋,都不是一件好事。

  选择职业是一辈子的事,严国栋现在年纪不大,可能存在冲动情绪,但有些事决定了就是决定了,再更改就不是意志能够决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