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之悍夫第248节(2 / 2)


  又在医院住了几天,等医生说他们能回家,一家人才又回到胡同院子。

  虽然在京市有几个朋友,不过总地来说,沈家在京市就像孤儿一样,几乎没有人会在意他们家怎么样。沈家人也乐得自在,窝在小院里自娱自乐。

  沈卫民却觉得有些失落。

  “生孩子是女人家大事,这月子得好好做,烙下病根可是一辈子的事。”李招娣开导老儿子,“没人上门再好不过了,等咱们回家的时候,天气好孬得暖和点儿,到那时候想干什么不行?”到那时候,孩子长得壮实了,儿媳妇也能见风了,出入都由他自个儿娘抱着,还能出什么差错不成?

  沈卫民一想可不是这个理儿,婴儿脆弱的很,现在各方面护理都跟不上,一切还是小心为好。

  京市终于晴了天!因为这个,李招娣一直夸她小孙孙有福气,虽然他太小见不了太阳,不过他的尿布能在太阳下晾晒晾晒,也是好事一桩。

  沈卫民这几天也没闲着,继续在京市玩具厂工作,闲暇功夫,打听了不少博览会的消息。

  出了正月,所有的交通正式恢复。二月初六,沈卫民和爹娘媳妇儿商量之后,正式踏上了回池县的路程。

  他离家已经不少时候,如果家里没有活计还就罢了,他身上却挂着这么大一个工厂,虽然中间有七叔磨合,和他时常通电话,他不至于连工厂最近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但到底还是不如自己再身边踏实。

  另外,眼看着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就要去海市参加商品博览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关乎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未来和发展,他不在旁边看着,根本放心不下。

  沈卫民在池县火车站下车,离老远就看见过来接他的沈东林夫妇。

  “七叔,七婶,你们过来了?”沈卫民上前几步,他走的时候准备了一车箱节礼,回来的时候却不过两个蛇皮袋。

  沈卫民向来不是张扬的性子,说实话,虽然他儿子没有大办,不过交好的几家送来的贺礼都是极能拿出手的,但是有些东西不好摆在明面儿上。他手里拿的这两个蛇皮袋装的都是给亲戚朋友带来的京市土特产,是沈卫民利用这段时间对京市的探索自个购买的,其中当然少不了程大嫂的指示。

  这要换了其他人,比较过沈卫民送节礼、收回礼的规模,指定得替他打抱不平。不过沈东林和田桐夫妇是什么人,俩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沈卫民去京市,就是到了别人的地盘,人家那都是什么身份地位,卫民的礼重三分才正常,能收到回礼就不错了,难道他们还指望人家照着沈卫民给京市置办节礼的标准,给沈卫民备礼?

  脸呢!

  沈卫民倒是没想那么多,不过就算知道也会一笑置之,绵延种花家几千年的传统——礼多人不怪,就算是在特殊时期的现在,骨子里的基因也不能改变。他去京市失去做客,要人帮衬,当然要有所表示。眼下他却是回家来了,吃穿住又不靠谁帮衬,他们就要盼着自己给准备节礼,自己难道是冤大头不成?

  “平安回来便好。”沈东林捶捶沈卫民的肩膀,“你们出发之时我就想到了这个可能,孩子生在京市也好。”

  沈卫民点头,生在京市当然好,人家医生护士照顾的熨帖。就连他娘都时不时的感叹,儿媳妇产子没吃多少苦头,母子俩收拾的也干净,比他们农村利落太多了。

  “卫民,二哥二嫂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琪琪她是过双月子?”旁边的田桐问道。

  沈卫民点点头,“我是想等天气暖和点儿再叫他们回来,到时候孩子也硬挺些,现在软乎的跟没骨头似的,可不敢叫他赶远路。”

  听到沈卫民这样说,田桐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孩子的名儿取了吗?”沈东林问。

  沈卫民摇头,按理说他儿子这名该他来取,但是他这边想了几个名字都不是十分满意。爹娘那边献计献策又很是殷勤,一时间他还真没法直接定下来。“我爷奶爹娘都在,各有各的考量,现在只取了个小名,叫小馒头。”

  “小馒头?”田桐惊呼,她不敢相信以沈卫民和赵琪的性子竟然给自家儿子取了这样一个不讲究的名儿,虽然听上去挺活泼可爱的,但这哪儿能当孩子的名儿?

  “小馒头?”沈东林却不以为然,他们农村讲究贱名好养活,“柱子”“栓子”“狗蛋儿”叫啥名儿都没有,这个“小馒头”还算是金贵的,配合演下村里家家能吃饱的境况,也十分应景。

  和田桐意见不同的是,沈东林觉得这就是沈卫民能办出来的事儿,他这个侄子看上去稳重,实则是个人来疯。大事上从来不犯糊涂,小事上彩娱亲也从来不含糊。

  性子刁钻又可爱,反正他作为长辈是很喜欢这样的晚辈的?

  “这个名儿不错。”沈东林夸了一句。

  沈卫民那是向来不怕人家夸奖的,笑的一脸灿烂。

  旁边的田桐扯了扯嘴角,她低头抚摸了下自己的肚子,想着以后她的孩子出生,绝对不能让自家男人取名,不然她得后悔一辈子。

  “咱们村虽然没有完全解封,但现在进出不成问题……”沈东林一边开车,一边给沈卫民介绍沈家沟和工厂这段时间的情况。

  沈卫民认真听着,间或点头。

  小货从池县回到红旗公社,沈卫民提着其中一个蛇皮袋送去沈秀家里。

  “可是回来了!爹娘适不适应?琪琪怎么样?还有我侄子好不好?”沈秀拉着弟弟打听消息。

  照理说,像弟弟家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她作为大姑姐回去伺候月子都是使得的,眼下家里好过了不少,男人虽然没有回到原有岗位,但转也是公安局的正式文职,拿的工资一般多,还少了危险,沈秀很满意。长子在县城机械厂机修组当学徒,现在也能拿工资回家了。

  剩下俩孩子,虽然不算成器,但沈秀已经决定再不济也就是送到工厂当学徒的命运,有一门养活自己的手艺,不管啥时候都不怕。日子充满奔头,而这一切都是娘家兄弟带给自己的,她说要照顾娘家弟媳妇儿,她男人只有支持的份。

  谁知道弟妹直接留在京市生产,让她一身热心肠没有地方安放。

  “姐,爹娘都适应,琪琪很好,孩子也不错,你不用担心,再等俩月,你就能见到你侄子了。”沈卫民说话酸溜溜的,他早先就说过等他孩子出生,家里人一准得偏心,在京市的时候,为了这个小不点儿爹娘就时常忽略他,这回了红旗公社亲姐也这样,沈卫民就有点受不了了。

  沈秀,对沈卫民来说就是另一个娘,自小到大对他那是无微不至。说句不好听的,沈秀在她自己亲生的仨孩子身上可能都没有在他身上费心大。现在一个两个的都把重心偏向了小不点儿,省卫民心里好孬有点儿落差。

  沈秀哭笑不得,拿手指点了点沈卫民的额头,又怕自己劲儿大点疼了他,“你咋这么能耐,还吃起自己儿子的醋了?爹娘和我重视他还不是因为你,你看人家孩子,我和爹娘是多瞅一眼了,还是多爱一眼了?”

  这都是当爹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争这个争那个,也亏得他还是一厂之长,叫人家看到不得笑话死。表面上这样说,当姐姐的心里却很适用,这说明弟弟真的拿她当近人呢。

  沈卫民当然懂这个道理,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他从来不否认自己是一个缺爱、需要爱和关怀的人。前世他未曾得到的一切在今生得到了,他特珍惜,他从来不强求所有人都必须得疼他得爱他,但是在他重视的这几个人心里他得占个分量。

  “嘿嘿,”沈卫民挠挠后脑勺,随即撇嘴,“姐,你不知道这几天我可在娘那里吃了不少挂落,话里话外我都比刚出生的小子不懂事儿了。”

  “那你肯定又在娘跟前胡说乱说了,”沈秀嗔怪的看了弟弟一眼,不过却再没提起侄子如何,一直到沈卫民离开才又不放心的提醒,“和孩子吃醋的话,在我跟前说说就罢了,在别个面前可不要提。人家看重孩子,还不是给你这个爹面子。”

  沈卫民觉得好笑,他这么大了,哪还用姐姐来告诉他这个道理,不过却很受用,“别个更喜欢谁更在乎谁,我都不放在心上,他们又不是我爹娘,不是我姐姐。”

  沈秀听了好笑又暖心,眼看弟弟要下楼,沈秀赶紧拦住,“哪用放下这么多东西?”这一大蛇皮袋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没少装东西,这京市的物价能低?好东西用着和人联络感情,她又不说道这些。

  “这是专门给你给我外甥准备的,车里还有一蛇皮袋,回家给大爷爷和爷奶他们分分就算。至于其他家的,等爹娘和琪琪孩子回来一块请送。”沈卫民此番回来主要是为公事,不是走的特别近的就不去拜访了,等孩子回来撒喜糖还是办喜酒都另说。

  “底下够不够啊?姐这哪用那么多?”沈秀推辞,她一个出嫁闺女比爷奶得礼重,总觉得有些不自然。

  “放心吧,都是准备好的。”沈卫民挥了挥手,“七叔七婶儿在下面等着,姐你不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