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明徐后传第15节(2 / 2)


  士兵说道:“郭大人当时不在场,是监督工程的四皇子及时发现,一剑斩断了引线,地宫才不至于被炸榻。那些贼人叫嚷着那句‘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然后自尽的自尽,逃亡的逃亡,不是魔教是什么?所以我们亲兵都尉府全面搜索鸡鸣山,连金陵城也提前宵禁了。”

  四皇子?朱棣!

  ☆、第25章 深山幽狱

  听说四皇子朱棣就在鸡鸣山,姚妙仪心中大喜,说道:“四皇子也认识我的,我……参加帮四皇子查过一个案子。”

  牵马的士兵脚步一滞,问道:“你可就是那位查清女官杏娘死因的女大夫?”

  姚妙仪点点头。杏娘的丈夫就是亲军都尉府的郑千户。

  士兵脸上立刻有了崇敬之色,说道:“大夫好手段,一举扳倒了郑家两兄弟,郑千户和郑指挥使在亲兵都尉府几乎是一手遮天,张狂的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连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都敢毒死,还大闹宗人府,找四皇子的麻烦。现在死的死,贬的贬,一阵清洗下来,都尉府比以前清净多了。”

  姚妙仪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改变了都尉府的势力格局,叹道:“可惜郭阳天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依然在。”

  可耻的叛徒!

  士兵笑道:“你看他今天起高楼,他日不知何时就楼榻了。小的参军这些年,见过的大人物多的去,这个郭阳天不算什么,叛徒一个,皇上也未必真信他,我们这些老人还跟着毛骧毛大人办事,他才是真靠谱。”

  姚妙仪心中算计着如何神不知、鬼不决的刺杀郭阳天,一来是为明教密党报仇,二来是他刚才对她出言不逊,污言秽语,哼哼,看我不弄死你!

  正思忖着,士兵们将姚妙仪带到鸡鸣山深处的一座很隐蔽的石洞,走进石洞,真是别有洞天,里面已经被挖空了,是个冬暖夏凉的地方,里头燃着火把和石头雕琢的巨型油灯,照得如同白昼,空气却很新鲜,丝毫没有监狱那种污浊沉闷腐臭之气。

  石洞的甬道悠长,一眼望不到头,姚妙仪跟在士兵身后,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年轻的士兵说道:“鸡鸣山天牢,以前本来将孝陵选在这里,后来钦天监算出和皇上的星宿相冲,有损大明国运,施工不到一半就停了,改建在山的另一边,这里也没有废弃,干脆做成了天牢。”

  天牢?姚妙仪哑然,义父说过明教的光明长老被郭阳天诱捕之后就关在天牢,至今生死不知。

  士兵忙解释道:“郭指挥使要我们把姚大夫关起来,我们不敢违抗军令,不过姚大夫是个清白女儿家,关在普通的监狱有损名誉,我们也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狱卒占你便宜。这里是天牢,守卫森严,都是我们自己人,而且关的都是大人物,您在这里清清静静的休息一晚,等我们找到了毛千户或者有机会向四皇子禀报,就马上把您放出来。”

  原来如此!

  姚妙仪立刻道谢:“各位军爷想的真周到,多谢了,以后若有帮得到的地方,你们只管去织锦二坊的百和堂找我,我没啥过人的本领,就看病懂得一二。敢问各位军爷尊姓大名?”

  五个士兵一一报出了姓名,其中口舌最为伶俐,一直和姚妙仪聊天的叫做丘福,也是这个五人小队的队长,他的父亲是最早一批跟随洪武帝起兵加入红巾军的安徽凤阳人氏,父亲死后,追封了千户,他的哥哥袭了千户的官位,丘福则加入了都尉府,如今是一名小旗。

  姚妙仪拱手道:“原来丘军爷是开国英雄之后,失敬失敬。”

  丘福脸色一红,“我们这些晚辈,不过是享受父辈的荣光,将来如何,也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丘福还特地搬了一床崭新的被褥安置下来,临走时还说道:“姚大夫不要慌,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你周围只关着一个人,这个人从进天牢到现在就没怎么开口说话,这里再清净不过了,蒙头大睡便是。放心吧,外头有我们这些兄弟们守着,郭阳天手下的渣渣们也不敢在天牢胡来。”

  门一道道关上了,并上了锁,囚室安静下来,只闻得灯芯的燃烧时爆出的噼啪之声。

  没想到所谓的天牢并不在刑部,也不是应天府衙门,居然是废弃墓葬改造的地底囚室!姚妙仪想着临走前丘福说的话,开始起了一个念头,觉得试一试运气。

  她先是用石头囚室的木碗有节奏的敲击铁门,而后用昆山调“皂罗袍”的曲牌哼唱起了一首元朝的小令,“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明教特殊的接头暗号,姚妙仪在明教的代号是昏鸦。

  歌声停歇不久,就听见对门左边第三间囚室有石块敲铁门的声音,粗听时杂乱无章,细听时会发现其中自有韵律,一个声音沙哑的老者唱了一曲《庆宣和》:“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是狐踪!被郭阳天诱捕的狐踪!明教的光明长老的代号就是狐踪!

  姚妙仪顿时兴奋起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咳咳,得来也是费了好一番的波折。

  姚妙仪低声说道:“狐踪前辈,我是昏鸦,你稍安勿躁,我们会想办法救你的。”

  “救我?不必了,免得暴露了你的身份。刚才我听到你和都尉府小旗的对话,你能寻到这里不容易,想办法杀了郭阳天这个叛徒。他活一天,小明王就多一分危险。”

  一个面目清隽斯文的老者走近铁门,出乎姚妙仪意外的是,他脸上似乎毫无伤痕和受刑的痕迹,洞中有些阴冷,他穿着一身簇新的玄色棉衣,除了见不到阳光,脸色苍白之外,其精神筋骨还挺不错。

  她以为郭阳天为了撬开光明长老狐踪的嘴,会各种大刑伺候呢。

  狐踪淡淡一笑,“放心吧,朱元璋这个明教最大的叛徒要保我性命,留着将来交出小明王。郭阳天奈何我不了半分,也不敢对我动手,每次来都是劝我和他一起归降。昏鸦,你大意了,倘若我已经背弃了明教,以自己为诱饵引你入局,此刻你如同瓮中捉鳖,再无逃生可能。”

  姚妙仪说道:“您若背弃明教,此时小明王和智慧长老早就住在天牢了。狐踪,并非小明王不愿搭救您,其实说实话,他们连天牢都不知在何处,还以为是刑部的大狱。郭阳天叛变,我们失去了一半的教友,势单力薄——”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冒进炸孝陵?!”狐踪发起了脾气,低声怒吼道:“损失惨重,就应该保留实力,休养生息啊,怎么干出这种蠢事?做出无畏的牺牲?还说什么伤大明的龙脉,小明王和指挥长老居然信了这种风水邪说?炸了皇陵救能动摇朱元璋纂的皇位?胡说八道!”

  狐踪一甩袖子,“就是要伤龙脉,为什么不去凤阳把朱元璋的祖坟炸了?跑到这里炸一个正在修建的空墓穴作甚?糊涂啊!”

  正在修建的孝陵出事后,郭阳天和四皇子朱棣都来天牢找过狐踪问话,狐踪听得心头火起,恨不得将做出这个决定的人碎尸万段。

  姚妙仪解释道:“狐踪,你误会了,我们没有这么做,小明王和指挥长老他们……他们暂时不在金陵,明教一切人等都由我指挥安排,除了例行的监视行动,我没有发出过任何指令。更不会做出炸皇陵的愚蠢行动。”

  “狐踪,有人冒用我们明教的身份,潜入鸡鸣山炸皇陵,或许还有刺杀朱元璋或者皇子皇孙的打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明教的口号是‘明王出世,普度众生’。想要冒充我们,实在太容易不过了。”

  狐踪听了姚妙仪的解释,暗想智慧长老向来睿智小心,保护小明王安全,即使郭阳天叛变也顺利逃脱,应该不会做出这等昏事。

  昏鸦说的有道理,狐踪沉吟片刻,问道:“是谁在背后捣鬼?”

  姚妙仪盘坐在地上,托腮沉思道:“首先这股势力实力不弱,否则这么一大群人是无法带着武器和火药潜入鸡鸣山孝陵墓室的;然后这股势力一定同时和我们明教,还有朱元璋都有仇,否则的话,怎么会制定出这种一石二鸟之计呢?”

  “嗯。”狐踪缓缓点头,“我看八成是北元朝廷在捣鬼。”

  “对。”姚妙仪点头道:“当年我们明教教义一出,拥护者甚众,天下起义军,唯我明教红巾军实力最强大。是我们明教动摇了元朝的根基,而朱元璋则攻克了大都,将成吉思汗的后人赶到了草原大漠。若说北元最恨的,可不就是我们明教和朱元璋吗。”

  只可惜天下未定,红巾军就自杀自起来了,朱元璋成了最后赢家。

  当年朱元璋派人刺杀小明王韩林儿,凿沉船只,谎称是明教叛徒和元朝朝廷勾结,导致小明王的死亡。

  只有元朝朝廷才知道真相,因为他们是冤枉的,真没派人刺杀小明王,一切都是朱元璋贼喊捉贼而已。

  狐踪说道:“北元朝廷最清楚明教和朱元璋的矛盾,借着炸孝陵来挑拨这两方势力互斗,给自己以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