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明徐后传第121节(1 / 2)





  原本徐妙仪看见手书的开头,心中一跳,还以为永安郡主在里头道出了和她以前用明教教徒的身份密谋的计划,还有追踪亲爹张士诚宝藏的《杨公画谱》,虽然前者和后者都没有着落,尤其是从《杨公画谱》里东拼西凑的的藏宝图,历经艰辛磨难、差点葬生火海,最后却只是在西湖湖心岛的石碑上拓下了一首平庸的七律诗。

  但这些消息一旦被北元郡主王音奴知晓,无疑是一场灾难。

  可是徐妙仪读到了手书的末尾,永安郡主始终没有提到这些密闻,只是含含糊糊提到有个女医愿意听她倾诉。

  徐妙仪十分感动,永安郡主这个下场凄凉的女子是善良的让人心疼,即使到了人生最绝望无助的时刻,就像即将溺水而亡的人会把身边任何东西当做救命稻草,紧紧抓住不放,和自己一起沉入水底。

  可是永安郡主依然选择保持缄默,不给任何人添麻烦。

  所以徐妙仪并没有掩盖此刻悲痛的心情,直言道出永安郡主已死的消息。

  王音奴心中隐隐感应到会是这个结局,但依然难以接受现实,反复问道:“真的吗?你真的亲眼所见?”

  徐妙仪点点头,“我亲自给她接生,她身体虚弱,产后出血,我开了止血的药,可不管用,都怪我医术不精,用尽全力,她还是血崩而亡。流了好多血,浸透了被褥,滴落在地毯上,咽气时血都流干了,给她收尸时,尸首都轻飘飘的。”

  “听说后来孩子报给了韩妃抚养,她身份特殊,不能入后妃陵墓,火化后骨灰放在了鸡鸣寺,我用一模一样的骨灰坛偷梁换柱,装了些草木灰进去,把永安郡主的骨灰撒进了长江,顺着江水飘到她的家乡苏州,算是死后解脱吧。”

  当然了,偷永安郡主的骨灰被燕王朱棣当场“做贼拿脏”这种事情,不好和王音奴细说。

  兔死狐悲,同为异国郡主的王音奴泪流满面,她不舍的抚摸着永安郡主手书,然后将手书缓缓推到了徐妙仪那边。

  “谢谢你冒险告诉我结局,宫闱秘事,我晓得规矩,不会说出去,何况这手书还提到了你,始终是个隐患。我命若浮萍,身不由己,想烧了吧又舍不得,想留下又怕被人搜去,必然起大干戈,所以干脆交给你处置吧。”

  王音奴留下手书,失魂落魄般仓惶离去。

  朱橚瞧见王音奴的身影消失,才去后院问徐妙仪,“刚才怎么了?二嫂看起来很悲伤的样子。”

  徐妙仪猜出王音奴是因永安郡主下场凄凉,兔死狐悲之故,这事还是不要告诉他的旧情人朱橚为好,便说道:“她不向来都是这副楚楚可怜、凄凄惨惨、西施捧心的样子嘛?她高兴也好,悲伤也罢,和你有什么关系?亏你还记得她是你二嫂。”

  徐妙仪的话看似刻薄,其实是快刀斩乱麻,打断了朱橚不切实际的幻想。

  朱橚心中一痛,说道:“这一次从八府塘湖心小筑回来,她和以前不一样了,眉宇间洒脱了许多,我还以为……唉。”

  徐妙仪恨不得一巴掌将情根深重朱橚打醒,低声道:“刚才眼睛往那瞧呢,连三岁小孩子都能看出你还藕断丝连!万一被有心人瞧见利用,你是皇帝的亲儿子,顶多打一顿禁足思过,她一个异国郡主,面对的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境地,你若想害死她,就使劲盯着她看吧!”

  朱橚被说中了心思,强辩道:“那有,你别胡说。”

  “哟,还敢犟嘴了。”徐妙仪火爆脾气,一巴掌打在朱橚的后脑勺上,拍得他耳朵都嗡嗡作响。

  朱橚捂着脑袋叫道:“喂,你以下犯上,想造反吗,我好歹是大明亲王啊!”

  徐妙仪拧着朱橚的耳朵,“你叫啊,你再大声叫啊,叫破喉咙也没有人理你。”

  朱橚护着耳朵,“都说长嫂如母,有你这样当嫂子的嘛?”

  徐妙仪骂道:“现在知道什么是嫂子了?你刚才看二嫂的目光,眼神都带着钩子,想要把二嫂留住,有你这样当小叔子的吗?”

  朱橚心虚,不敢再辨,此时耳朵被拧红了,痛的哇哇叫,“放手!我告诉四哥去!”

  徐妙仪不放,“我不怕,你尽管去找朱棣诉苦去,看他帮你还是帮我。”

  看着凶神恶煞、心狠手辣的徐妙仪,朱橚终于体会到了为何魏国公府二公子徐增寿怕她如老鼠见了猫,真真是个厉害的,对亲人动起手来都不留情面。

  朱橚伤心又伤身,去燕王府找亲哥朱棣痛诉徐妙仪的“恶行”。可惜朱棣听了缘由,脸色一变,命朱橚在庭院罚跪。

  长兄如父,朱橚从来不敢反抗哥哥的命令,老老实实跪下,脸上一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委屈样。

  朱棣苦口婆心教训弟弟,“秦王妃是北元世子上书请回的,买的里八刺这个阴险小人,根本不会在乎王音奴死活,物极反常必为妖,这小八定是要利用二嫂作妖了,你却不知悔改,避而远之还来不及呢,还主动凑过去,徐妙仪打你算是轻的……”

  朱棣的猜测很准,且说王音奴从百草堂药铺出来,到了莲花观上香完毕,被小道士引到静室里休息。

  静室暗门打开,一个羽扇纶巾,做道士打扮的人走进来。王音奴脸色一肃,行了跪拜大礼,“世子殿下千岁。”

  正是北元世子买的里八刺,他一挥羽扇,“不必多礼,起来吧,你回来后,秦王有没有再为难你?”

  王音奴低头说道:“尚无。”

  小八叹道:“你二哥王金刚被朴不花那狗贼害死了,要不有他留在金陵,你断然不会沦落到幽禁的地步。”

  提到二哥惨死,尸骨无存,王音奴低垂的眼帘里闪过一抹凄色,“我大哥已经为二哥报仇了。如今大明和北元僵持的局面,幽禁和在□□并无实质的区别,在那都一样。”

  王音奴说坦然,小八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个向来服从驯良的女人似乎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难道被幽禁大半年,她竟然转了性子不成?

  小八试探说道:“这两年你受了苦,等我回到北元,必想法子救你回去,另行聘嫁。”

  王音奴说道:“两国定下婚姻盟誓,岂是说废就废的,不用劳烦世子费心了。我在大明和亲,本就是个尴尬人,已为秦王妃,顶着这个身份回北元,只会更加尴尬,不会故国人接纳的。”

  在大明人眼里,她是北元郡主;在北元人眼里,她是大明王妃。两边都不被承认。

  王音奴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小八并非多愁善感之人,他只对利益有兴趣,对王音奴的两难处境并无同情之意,对他而言,方才只是打招呼寒暄,真正要说的在后面,小八问道:“你这些天做的很好,想法子接近了周王朱橚。看着朱橚魂不守舍的样子,定是对你还有旧情,下一次你要装作被秦王打伤的样子出现在他面前,然后约他来这里见面。”

  “这个治愈外伤的膏药。”小八递给王音奴一个瓷瓶,“你无需在脸上留下受伤的幌子,免得被人看穿,毕竟秦王现在不敢对你动手。你倒一些膏药在荷包里,和朱橚擦肩而过时佩上,朱橚精通医药,一闻便知是伤药,他天性单纯,肯定以为你受伤了,定要追问,到时候你约他来此处,我另有计划,诱他入局。”

  王音奴麻木的接过瓷瓶,这和三年前用美人计接近朱橚的场景何其相似!

  那时候王音奴用浸满了乌头之毒的箭矢自伤,亲眼见徐妙仪出了门,只留朱橚一人在药铺坐诊,才装作偶尔路过的样子,找朱橚医治。

  美人计成功,朱橚由此入局,而她被朱橚的真情打动,假戏真做,再后来图穷匕现,她最终选择忠于故国,牺牲爱情,将刀尖对准了心上人……

  已经狠狠伤害过他一次了,他痛定思痛,却依然不肯放下爱情,难道我还要再伤他一次?

  王音奴双手交叉相握,将瓷瓶捂在手心,内心在挣扎,越握越紧,指节勒的发白,咯吱作响,手掌间的压力似乎将瓷瓶碾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