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章(2 / 2)


  走走停停,一开始还轻松,可渐渐的,这步子就开始重了起来,肩上也跟压了座山似的。

  周锦开始后悔买这么多东西了。

  累得不行,周锦又停下休息了。明明是寒冬,她硬是走出了一身汗,坐在大石上眺望凤凰山,更觉前路漫漫。而在这时,她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车铃声。转头一看,却见后方一辆马车正赶来。

  穷乡僻壤能有马车的人家多少是有些家底的,周锦想着便又搬着竹篓往后方避了避算是让道,同时脸也偏着低下。本来是准备着这马车驶过就算的,却没想,马车越来越近最后却在跟前停下了。

  周锦正诧异间,却又听得一个低沉又熟悉的男声在头顶响起——“我带你一程吧。”

  抬头看得马车上那个一身墨青色衣袍干净又斯文的男子,周锦这心蓦地停滞了。

  倒是,有好些时候没看到了。

  第16章 黄连蜂蜜一锅炖

  周锦这辈子,除了哑巴张那一个,还是有过别的一桩桃花的,那桩桃花倒也不算乱,只是终究没什么好结果。

  那时她还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却也出落成个大姑娘的模样了,长腿细腰鹅蛋脸,很是标致,坐着不动一派娴静斯文,说起话动起身却又透着些鬼灵精。彼时老周头还在,对她不算娇宠,但也没舍得让她干什么重活累活,平常出门时又常给她带回来好的衣料跟头饰,所以那时候的周锦,虽然身在乡野,却不如别家姑娘粗陋,反而带着淳朴的矜贵气,看着人很是舒服。

  而大康镇上君福酒楼的独子顾允抒便就对这样的周锦一见倾心。

  那天,顾允抒是接下酒楼管事的活计来平安镇老王肉铺收腌肉的——收的还就是周舟帮工的那家,只是因为初来乍到,对这一块极为不熟,便想着询问一番,而他来时走的是小道,小道过来的第一家就是周记棺材铺,偏偏的,那天老周头又去给别人家送棺材去了,所以顾允抒一问,就问到了周锦手中。

  顾允抒永远记得,那天周锦穿着件暗红色的绣花棉袄,底下一条黑布裙,绑着两条又黑又亮的辫子,就坐在门口的竹椅里,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格外的明艳动人。可是看上去是文文静静的,两只眼睛却转来转去格外灵动活泼。顾允抒本就是个温和内向的人,对上那明眸皓齿便有了些羞意,胡乱问了两句后就告辞了。只是等到了老王肉铺时,又有意无意的问起了那个姑娘的事。

  老王抠门却长舌,便将周锦的来龙去脉就说了个清楚,而关于镇上人对她的嫌恶更是说了个透彻。按他的意思,是提醒顾允抒不要再去棺材铺了,只是顾允抒听着,心里却有了别样的心情。

  他家中虽然做生意,自己却是个读书人,四书五经到了腹中化成了善,所以对于周锦的境遇非但没有嫌弃,反而生出了同情。再想着那姑娘温婉动人的样子,这同情又转换成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停接过了前来收肉的任务,只为见这姑娘一面。

  而一来二去的,两人渐渐熟了,周锦也对这大镇上的少爷上了心。

  本就是该说亲的年纪了,对于那点子事也多少有些憧憬,外加上这顾少爷年纪稍长性子温和容貌也不错,又时不时的还送些小东西或者说些暖人心的话,周锦这心自然就动起来了。只是在她的心底,还是有些忧虑的。

  顾允抒相较于他,实在是个天一样的人物,她高攀不上啊!

  谁知顾允抒在知道她的心思后,却红着脸鼓着气说——“锦娘,等过了年,你十五岁了,我就让我爹来提亲!”

  就这么一句话,让周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里都跟喝了蜜一样甜。

  可是很快,所有的美好皆被打破。

  顾允抒比她年长两岁,那时都已经是个十七岁的青年了,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而在他忙着寻找理由跑来平安镇跟周锦见面时,他的父亲顾掌柜早在暗地里给他定了门亲事。

  女方家境普通面相普通,但有一门亲戚在京中做着小官,顾掌柜始终期盼着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读书能读出个明堂再当个一官半职,所以未雨绸缪,赶早的要给他铺好路。按他想的,儿子一向听话,虽然娶了这么个妻子多少有些委屈他了,但从长远看,还是值得的,那么,他必定也不会反对的。

  顾掌柜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奈何,从来不会失算的他这一次却是想空了。

  顾允抒性子好,从不忤逆,但听说自己被定了亲后,却掀了底的犟了——这辈子,非锦娘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