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章(1 / 2)





  “已经好多了。”

  “人这一辈子,长的很,几十年不是那样容易过的。”宋荣温声道,“总有许多事是无可奈何的。吴双的事,怪我看走眼。”

  宋嘉言眼睛微涩,却是没有落泪,道,“怎么能怪爹爹呢?爹爹一直想给我找一个最好的男人。是我没有听爹爹的话,我是想着,早晚都要成亲,我希望他能更喜欢我一点。”结果被人从头涮到尾。

  宋 荣道,“小女孩儿都有这种热情。我年轻时,也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子。她不像你这样明媚能干,不过聪慧天真,慧质兰心,于诗词上颇具天分,常有雅词慧句。那 时,我刚考取解元,从老家出来,其实没什么见识,一见她便如见天人。我与她的兄长是至交好友,她父亲愿意将她许我为妻,我心里很欢喜,却没有应。”

  “在你们小女孩儿的眼里,或许令人可鄙吧?”

  “爹爹说的是李家伯父的妹妹吗?”

  宋荣并没有回答,反是道,“很早我就明白这个世间的模样,家里有寡母,下面有你二叔。尽管有满腹才学,若无权势,将来一个六品翰林就能把人在任上熬死。我清楚自己的才学,也明白只要运作得当,我能有更好的亲事。于是,就拒绝了。”

  “后 来,我娶了你母亲,我那时年轻气盛,心里难免有些傲气。你母亲是侯府受宠的嫡女,嫁我算是下嫁了。她与你祖母不大和得来,当我明白要珍惜她时,她又过逝 了。”宋荣叹道,“伤心了,便将伤心压在最心底。后悔了,就得朝前看。被人伤害算计,有本事,就去算计回来,若无本事,只得忍下去。忍到有本事还之以颜色 的时候,若一直没这个本事,便忍一辈子。”

  “我的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宋荣淡淡道,“外头人说我少年便得志,其实想一想,我这几十年,欢喜的时候反而少。”

  “这并不是抱怨,上苍对我足够公平,起码,我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但,我都如此,可想而知常人了。如咱家这些卖身的奴才奴婢,庄子上的佃户,街上奔走庸碌的人,日子依旧照样过。”宋荣取手宋嘉言手里的书,道,“把身子养好,打起精神来,我已经应了秦家的亲事。”

  宋嘉言微惊,望向宋荣。

  宋荣道,“秦峥对你一片痴心,你是知道的。我权衡过了,你嫁他最好。关键,他足够喜欢你。”

  “好。”

  是啊,嫁秦峥,也挺好的。

  起码,他足够喜欢我。

  宋荣见宋嘉言应的痛快,笑道,“明天秦家老太太过来,我估摸着她会来瞧瞧你。我跟秦家说了,你现在的身子,得晚些日子成亲。两家先口头定下,待你身子大安,再正式定亲。”

  宋嘉言点头。

  宋家应了亲事,这让秦峥欢喜异常。

  若不是第二日要去翰林院当差,秦峥真想陪着祖母、母亲亲去宋家。秦峥还隐晦的提醒了回祖母,千万看着点儿自己的亲娘秦三太太,莫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才好。

  秦老太太哭笑不得。

  秦家人要来的事,宋荣早跟老太太与小纪氏打过招呼了。

  老太太想了想秦家,说,“好,不错,给丫头定下吧。可靠。”最后一句方是关键。

  小纪氏则私下与丈夫商量,“语姐儿与杨家的亲事可怎么办?”

  宋 荣奇怪,“什么怎么办?当初早把亲事应了,难道因杨大将军为国尽忠,就不算了不成?”读书人重诺,杨征死的有些冤,只是,连自己都受了吴家混账的蒙骗,险 些把闺女嫁给反贼。杨征虽有失察之责,不过,他素来忠心,人又死了,昭文帝并未深究,为了稳定禁卫军,还赏了杨家奠银。

  宋荣也知道杨征一死,杨家势力大不如前。但,说定就是说定,他断做不出毁诺之事来。

  见丈夫不大高兴,小纪氏忙道,“我是想着,守孝得三年呢。何况,与语姐儿的亲事并未正式定下。”

  “一 言既出,驷马难追。”宋荣沉声道,“当时我口头已经应了,守孝三年怕什么,语姐儿年纪又不大,正好晚两年出嫁。杨辉如今已有武举人功名,将来考个武进士, 功名前程就都有了。此事莫要再提,定了就是定了。你不准同语姐儿说半个不字,让她安安分分的嫁到杨家,以后有她的福气。”

  小纪氏低声应了。

  宋荣还在养身体,没空与小纪氏生这等气,便去杜月娘那边歇着去了。

  两 位老太太说话都挺和气,毕竟两家联姻是喜事,没的找不痛快,那就不是结亲的意思了。就是秦三太太也笑眯眯的,无他,来前儿秦老太太已经悉数对她说了,如今 宋嘉言是县君,有爵位的贵女,宋家又是子爵府,门第比秦家还高了三分,娶了宋嘉言的若干好处,秦老太太与儿媳妇念叨了数遍,大意就是宋嘉言是最好的选择。 便是秦三太太质疑宋嘉言的清白,被婆婆唬着脸骂了一顿,秦三太太也不敢乱想了。如今来了宋家,言语举止都很得体。

  说了一时的话,秦老太太诚挚的说,“昨儿我听说言丫头伤着了,把我心疼的了不得。咱们家的闺女,金尊玉贵的长大,何曾吃过这种苦?我平日里瞧着她们姐妹与我的亲孙女是一样的,如今言丫头可好?”

  宋老太太一脸担忧,叹,“我让她们太太每日给她滋补,如今脸色好多了。不是我吹牛,我这丫头,心性脾气,样样都好。只是今年不大顺当,犯小人,我在菩萨面前给她求了签,还是上上签!说过了这道坎儿,以后就事事顺遂啦。”

  夸自己孩子谁不会啊。秦老太太笑,“若是丫头还好,我这腿脚还利落,不如我去瞧瞧她,只怕打扰她养病。”

  昨日儿子已打过招呼,宋老太太早在心里排练过了,笑,“不会,丫头好多了。我陪老姐姐一道去。”

  秦老太太笑称好。

  一行人这就起身往宋嘉言院中去。

  知道秦家人要来,梁嬷嬷稍稍的给宋嘉言收拾打扮了一下,当然,绝不是那种金璧辉煌的打扮,只是将头发梳整齐,用一只小玉簪固定,换了件蜜合色的夹袄,衬得脸色也稍稍好看了些。

  秦老太太等一到,宋嘉言双手叠放在腿上,上身微微前倾,温声道,“祖母、老太太、太太、三太太,恕我不能下去见礼了。”

  “不 必多礼。”秦老太太见宋嘉言消瘦憔悴,也有几分心疼,与宋老太太携手近前坐了,叹道,“我的丫头,怎么伤成这样了?好在听御医说,你这伤还无大碍,只要好 生将养,很快就能痊愈了。”因宋嘉言有病在身,病人忌讳大呼小叫,秦老太太也不是那等咋咋呼呼的性子,她眼中含笑,慈和无比,道,“如今我来瞧你,待你好 了,过去给我请安吧。”

  宋嘉言温声道,“是。”

  一时,梁嬷嬷带着丫环捧上茶来,宋老太太接了一盏递给秦 老太太,笑,“老姐姐尝尝,这是老梅庵的师太叫人送来的。可惜丫头伤着,御医说少喝茶,她就各院儿送了些,倒叫我们享了口福。”当初老梅师太令宋嘉言与秦 峥一道进去,只是不想将救驾之功尽付秦家,却未料到后面的事。救出昭文帝后,老梅师太便又回了老梅庵修行,至于吴家兄弟做过她默林守林人之事,老梅师太根 本未曾在意。她这把年纪,该看破的,早看破了。只要问心无愧,若是昭文帝怀疑什么,随他去怀疑好了。倒是宋嘉言回来后,老梅师太差人送了些东西到宋家。

  既是老梅庵的茶,大家尝了尝,都赞茶好。

  秦 老太太倍加觉着,这门亲事结的不错!她是过过苦日子的实在人,当朝民风不比前朝,拿女人不当人。连长公主都能和离,再者说了,宋嘉言是清白的,还有老梅师 太这趟关系,自己身上也有贵女爵位,还有宋家……秦老太太愈发的慈和,拉着宋嘉言的手说了好久的话,最后道,“我这把年纪,虽然不比你们琴棋书画的有学 问,到底多活了几十年,有些个小见识。你今年哪,有些多灾多难的,我正好有件宝贝,送你压惊。”说着,秦老太太自袖管儿里摸出一个大红锦缎包着的弥勒佛的 玉坠来,羊脂玉,微微泛着通透的玉光,一看便知是上品之物。秦老太太说,“我小时候,就是个七灾八难的,这还是我祖母传给我的。如今,我传给你,保佑你平 平安安的。”

  宋嘉言连连推辞,“这怎么成?太珍贵了。”东西值多少银子其次,关键,太有纪念意义了。

  秦老太太执意给宋嘉言挂脖子里,笑道,“你若有什么孝敬我的东西,现在孝敬了我如何?”

  梁嬷嬷捧出一支宝石金钗,秦老太太妥当的收好,意味深长道,“我盼着你平安,以后长长久久的给我请安。”

  宋嘉言低头做个羞涩状,没有说话,屋里的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秦三太太一面笑,一面觉着,宋嘉言这样一病,倒有了几分可怜可爱,性子也柔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