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金屋囚娇第56节(2 / 2)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日万,看青娘横扫全场~

  第68章

  一胜一负, 打成平局,决定输赢的一局,全在第三场。

  时至如今, 沈青葙反而平静下来,微微垂目看着琵琶囊上盘锦错彩的纹饰, 慢慢调整着呼吸。

  耳边厢有扑簌簌的轻响, 却是停了两天的雪又开始下了, 米粒大小的雪珠子从灰蒙蒙的天空落下来,跳跃着洒落屋顶和地面, 也有几粒被风吹着落在屏风上,极细的声响。

  沈青葙下意识地向袖子里缩了缩手, 耳边听见神武帝问道:“长乐,这第三场,你这边何人出战?”

  “沈家十一娘, 沈青葙。”应长乐扬声说道,“沈娘子, 你进来吧!”

  沈青葙定定神,怀抱琵琶,款款走出侧门, 走进阁中, 向着神武帝和惠妃福身行礼:“儿见过陛下, 见过惠妃殿下!”

  立刻察觉到神武帝的目光看了过来, 带着洞彻, 带着审视,虽然只是随便一瞥,却像是一下子就将她的五脏六腑都看了明白,令人感觉到来自君王的那种无形威压, 沈青葙心中一凛,脸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垂目躬身,接受他的审视。

  惠妃流水般的目光在她身上一掠,很快笑着向神武帝说道:“看她那双手,应该是个惯常拨弄丝弦的。”

  “不错,”神武帝微微一笑,道,“沈青葙,平身吧。”

  他的目光向站在众官末尾的裴寂一瞥,再转回来时,多了几分笑意:“久已闻名,今日可算是见着本人了。”

  应珏顺着他的目光也向裴寂看了一眼,笑了起来:“陛下,我先前曾听沈娘子弹过一曲,的确不俗!”

  “她是罗黑黑的亲传弟子,而且么,”应长乐带着笑,跟着也看向了裴寂,“跟这堂中某个人,颇颇有些渊源。”

  沈青葙只道应长乐要当众说出裴寂,一时间呼吸不由得一滞,应长乐看在眼里,笑意更深,纤手却是一指曹如一:“陛下,曹先生近些天时常指点沈娘子的技艺,渊源颇深,很是难得。”

  沈青葙松一口气,一抬眼时,看见了裴寂。

  他站在靠近阁门的一侧,遥遥望着她,凤目沉沉,神色复杂。

  沈青葙突然意识到,他根本就知道她来这里是抱着什么目的,他根本不愿意她来,可他偏偏也没有拦她。

  “的确难得,”却是惠妃开口说道,“罗黑黑和如一都肯指点你,想必是天分很高了。”

  这话沈青葙不好作答,曹如一忙说道:“沈十一娘对音色分辨的极为准确,更难得的是善能体会曲中深意。”

  “那就更要好好听听了。”神武帝的目光又在沈青葙身上一转,跟着看向了应珏,“潞王,你这边是谁出战?”

  应珏起身答道:“巧的很,我这边出战的也是一位沈娘子,沈氏兰台,曾在西域学过十几年五弦,在江南一带很是有名。”

  “又是一位沈娘子?”神武帝笑道,“果然是巧!让她过来给朕看看。”

  那边应珏扬声叫人,沈青葙很快看见一个二十出头年纪、瓜子脸、杏核眼的清丽女子怀抱着五弦走了过来,她身形袅娜,上前行礼时的动作虽然略有些不合规制,但却格外轻盈柔美,就好似江南的垂柳枝一般,飘拂在人心头。

  神武帝看看沈青葙,又看看沈兰台,只觉得好似两朵娇嫩的鲜花站在一处,分外让人心旷神怡,便含笑问道:“你两个准备弹什么曲子?”

  沈兰台应声说道:“儿弹《十面埋伏》。”

  沈青葙怔了一下,她也正准备弹这一曲,也只得答道:“儿也是《十面埋伏》。”

  神武帝大笑起来,道:“可真是巧!同样姓沈,同样弹琵琶,又弹同一首曲子!”

  惠妃含笑说道:“当年罗黑黑就擅长《十面埋伏》,沈十一娘得她亲传,必定也不俗。”

  “嗯,”神武帝点点头,道,“那就还是从潞王这边开始吧!”

  沈兰台脆生生地应了一声,走去坐在堂中的短榻上,打开了琵琶囊。

  沈青葙见她抱着的是一把黑漆嵌螺钿的直颈五弦,底部装饰得十分华丽,又见她纤长的手指拿着按品叩弦,将要拨动时,忽地抬起眼皮,向她笑了一下。

  紧跟着手指断然挥出,一时间金戈铁马之声,连绵不绝从她手中流出。

  沈青葙一眼不眨地看着她的动作。她不用拨子,而是用手指,她的手指纤细笔直,骨节分明,批拨之时干脆利落却又不失柔美,刚健的力量与轻盈的美感在她这一双手上结合得那样恰到好处,拨动之时就像是用手指在丝弦上做剑器之舞,一时间就连沈青葙也看得有些痴了。

  阁中一时万籁俱静,唯有沈兰台的五弦乐声,拨动每个人的心弦。

  沈青葙依旧盯着她手指的动作。《十面埋伏》曲谱分为数段,列营、点将、布阵几段在紧张中透出冷静,如同六军蓄势待发,肃穆中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中间的设伏、激战,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急,声调激越,手指在丝弦上推、批、拨、拂等手法模拟出兵刃声、喊杀声、车马声,直听得人浑身热血沸腾,就连呼吸也跟着时紧时慢,心旌动荡,片刻不得安宁。

  沈青葙沉默地看着沈兰台,她十根手指如同翻飞的蝴蝶,或轻或柔,或急或慢,没有一处不妥帖周到,沈青葙听过罗黑黑的琵琶,也听过曹如一的琵琶,与这两位前辈高手相比,沈兰台或者略有些逊色,然而与自己相比,足以平分秋色。

  五弦声越来越紧,到最紧处乍然又松弛缠绵,到了《十面埋伏》最高潮的一段,乌江自刎。英雄末路的悲壮,天不与时的无奈,惜别美人的缠绵,都由这五根丝弦发出千变万化的声响,将曲中人的心绪描摹刻画得淋漓尽致。

  沈青葙在曲声最紧时闭上了眼睛。不消再看,这一战对她来说,也如此曲蕴含的意思一般,是场生死之搏。

  铮一声响,曲终声停,沈兰台一个漂亮的停顿,瞬间移开了手指,跟着微微抬起眼睛,先往沈青葙的方向看了一眼。

  沈青葙睁开了眼睛,清亮的眸子对上她的杏子眼,目光平静无波。

  “好!”神武帝扬声赞道。

  惠妃跟着点头:“年纪轻轻就能有这般造诣,不容易。”

  沈兰台起身行礼,嫣然一笑:“谢陛下,谢惠妃殿下!”

  “沈青葙,接下来是你了。”神武帝微微一笑,指了指正中的座榻,“好好弹。”

  沈青葙默默上前坐定,抬眼看时,应长乐握着酒杯,唇边噙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意。

  是继续深陷牢笼,还是逃出生天,就在今朝。

  沈青葙慢慢打开琵琶囊,拿出凤尾琵琶,又取出香柏木拨子擦拭干净,指腹在品相丝弦上无声地拂了一遍,检查好各项都没有异常,这才低眉垂目,右手拿住拨子,划上丝弦。

  顷刻之间,厮杀之声弥漫了整个蔷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