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2 / 2)


  李实洗了手进来,一屁股坐在大碗的那份粥面前,低头就开吃。

  熬得稠稠的粥咸香适口。

  李实郁闷了半宿的心情顿时被抚平了不少。

  对面的骆华看他眉目舒展了不少,开口道:“一会儿我做些饼子什么的,晚点我们就上山。”

  李实眼也不抬:“嗯。我等会去地里浇水。”

  骆华看他这一副不想多聊的样子,再想到他习武,估计体力是足够的,也就不反对。

  早饭过后,俩人就各忙各的去了。

  等骆华做好烙饼,灌了一牛皮袋子的温水,李实也回来了。

  把烙饼、牛皮水囊放进家里唯一的一个竹编箩筐。为了预防万一,他还装上一小竹筒的盐。

  原本还想多带点温水,奈何家里只有一个牛皮袋,他左看右看半天,实在没找到别的东西能装水,这才作罢。

  背上背篓,他走出厨房打算去喊李实出发。

  刚回来,热得就着冷水洗了把脸的李实甩了甩脸上的水走过来,不由分说就要接过他背上的箩筐。

  “别。”骆华制止他,“估计回来得交给你背,这会儿还是让我背着吧。总不能什么都让你来。”

  李实挑了挑眉。没想到这家伙还有几分自知之明。遂随了他的意。

  锁上院门,俩人直接绕到屋后,打算直接穿过竹林上山。

  “我们现在进到山里了吧?感觉这块地儿已经没什么人走过了。”骆华伸手挡住已经爬上天空的日头,四处张望着。

  “嗯。”李实手上拿着根随手掰下来的树枝,抽开前边的杂草,一是打草惊走虫蛇,二是为了让他好走些。这家伙,实在是太慢了。“再往前走一点,我前两日经过的时候,仿佛看到那边有几棵果子。”

  “真的?”骆华惊喜,“是什么果子?”

  “没注意。”

  “……”骆华无语。不过想到他那天主要是打猎,没注意到也是正常。“那我们赶紧去看看。”

  继续走了好半天,才到达李实说的那块地儿附近。

  此时,他们已经翻过了一个山头,到了一处洼地。

  这附近的草丛灌木更是茂密。

  倘若不是有李实在前头开路,骆华估计早就累趴下了。

  就是这样,他也好不到哪里去,喘着粗气扑哧扑哧地跟在李实后头。

  李实没管他,皱眉四处张望了片刻,没找着。他想了想,回过头:“你待在这里不要乱跑,我去找找。”

  骆华听他这么一说,自然乐意之极。

  李实回过身,找了个方向大步往前走。

  不过眨眼功夫,人影都不见了。

  骆华扶着膝盖喘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站直身体,他捡起李实留下的树枝,学着他拍打草丛、艰辛地趟到一棵大树底下。

  解下箩筐,用筐子把树下的杂草压平,他才一屁股坐下去。

  哎妈呀,累死了。

  从筐里掏出牛皮水囊,骆华狠狠灌了几口,才舒坦了几分。

  这时节,这地段,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果子。

  希望是能吃的。

  擦了擦额角的汗,往李实离开的方向看了看。看来他一时半会回不来了,正好让他歇歇。骆华敲着自己酸软的小腿暗忖道。

  不过,李实要自个儿去找,是不是因为体谅他实在走不动了?

  不不不,估计是嫌他累赘吧。

  骆华胡思乱想着,随手在边上捡了块落叶给自己扇风。

  这一路过来,看到的大部分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明显的亚热带植物,还有部分落叶阔叶林,结合记忆力的气候特征,这常福县大概是处于温带跟亚热带之间、妥妥的南边。

  倘若李实所言属实,玉米花生虽然目前还没普及,却也在部分地区开始发展。而土豆地瓜什么的,已经是这边的主要粮食作物。

  人文相似,连物种引进都有点类似。看起来倒像是在明朝。

  可是,这时候的朝代却是叫大衍,是个刚建立几年的朝代。

  前朝在外敌入侵时覆灭了,十几年前,骆华的大伯正是被前朝强制征兵继而战死沙场。

  也因为战乱,各处盗匪丛生。

  大概几年前,当今大衍朝的天子带领着一帮得力将领,狠狠地把鞑子给打出去,才结束了这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局面。

  这么些年,战乱、盗匪,让各地民不聊生。

  新朝成立后就大力减免田税、鼓励开荒、清扫盗匪等,百姓才略微缓过来些的。

  君不见,常福县可是位于富庶江南地带的高州府里。可这鹤溪村,家家户户也不过是仅够温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