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2 / 2)


  一路歇了两回,骆华中途帮着推了一段路,可惜力气太小, 连林月都看不过去帮着推,才好悬推了一段路。

  骆荣好笑又无奈。这么点重量还是难不倒他的,可惜拗不过骆华想帮忙。

  反正也就一次两次的,由得他吧。

  路上接了几桶水,三人就推着进了县城。按照原定计划,来到了东市。

  看天色,此刻也不过是卯时末的样子。

  东市上,各色小商贩陆陆续续出摊,还有些早起的大户仆从已经过来买菜的了。

  骆华三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足以容纳他们的板车跟桌凳的空地。

  这里已经是街角位置了,再过去就是个拐角巷子。

  另一边是个摆着几筐子青菜瓜果的老头。

  骆华不忙着卸下东西,先问旁边的老头:“大爷,这块地儿有人吗?”得确认这块地儿是无主的。毕竟他们第一次来,别不小心占了别人的地,惹上事。

  那老头不过五十岁上下,有些黑瘦,看着就是个经年的老农。他打量了骆华几人几眼,见骆华笑容可掬,也回以微笑:“并无他人,这块地儿偏僻,你们尽管摆。”

  “诶,那就好,谢大爷。”骆华谢过老头。转回板车边,翻出一个陶碗,掀开陶罐盖子,盛了大半碗的骨头汤递给老头,“大爷,这是我们家早上熬的骨头汤,您暖暖胃。”

  老头连忙摆手:“不不不,这是你家要卖的吧?我怎么好用呢?”

  “没事,就当给我们尝尝味儿。”骆华把碗再往前递了递,“我们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了解,大爷您多给我们提点提点。”

  这是打人情交道呢。

  老头犹豫片刻,止不住这馋人的香味,还是接过碗。

  他朝骆华笑笑,凑近碗边吹了两口,小心翼翼吸了口。

  肉香浓郁,咸香适口,让人回味无穷。

  老头顿了顿,有些急切地连喝两口解了馋,才望向骆华几人。

  骆华把汤递给他后,就返回去帮骆荣、林月把板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这会儿正摆着条桌条凳呢。

  暂时还不知道好不好卖,他们这回只带了两张长条桌四把条凳,其中一张长条桌还是跟邻居借的。

  炉子什么的则交给骆荣,让他怎么顺手怎么放。

  骆华刚把东西摆好,回头那老头就把碗送回来了。

  “小兄弟,谢谢你家的汤,味道真不错。”

  “您喜欢就好。”骆华笑着接过碗,“我们毕竟就是卖这个,肯定不能太难喝了。”

  “那是。”老头也笑了,“刚才听你说,你们这是第一次来市集?”

  骆华点点头:“是啊,家里整了些吃食,想看看能不能卖一卖,帮补帮补家里。”他顿了顿,“大爷,可是有什么讲究的地方?”

  “那你们交赁钱了吗?”

  骆华急忙追问:“什么赁钱?在哪儿交呢?”

  “在县城做买卖,得跟官府设立的集头老人报告一番,还得登记在册,再交上一笔赁钱,否则会被罚上一大笔钱的。”老头看他们还真是第一次来,连忙告诉他们,“集头老人就在街口,你们赶紧去吧。”

  “诶诶,谢谢大爷。”骆华忙不迭跑回去找骆荣林月转述这情况,没注意到身后老头欲言又止的神情。

  听说了这情况,骆荣带上钱袋子就往街口跑。

  他也是识得几个字的,而且这买卖以后都是骆荣他们在弄,故而骆华就没有跟着一块儿去了。

  没多久,骆荣就回来了。

  “怎样?”林月忙问他情况。

  骆荣晃了晃手上的小木牌:“一天的赁钱是十文钱,收摊的时候把牌子交回去就行。”

  林月心疼极了:“这么贵?”

  骆华也皱眉:“天天这么贵?”

  骆荣摇头:“那倒不是。有一天一赁的,有十天一赁的,也有一月一赁的。时间越长价钱就越低。我们先试两天,若是赚钱了,咱再去赁长时间的。”

  还不错,看官府这态度,是鼓励经商的。

  一切都准备好,就差生意上门了。

  骆华往街头张望,原本稀稀落落、只有摊贩跟几个行人东街这会儿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卖包子咯,新鲜出炉的肉包子,两文一个啊……”

  “大婶,咱家这鸡蛋新鲜着呢,要不要来几个?”

  “豆浆油条了喂!新鲜滚烫啊!”

  ……

  骆华回头看看自家小摊附近,只有小猫两三只,还扫一眼就走。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看看焦急不已的骆荣林月两人,骆华心一狠,扯开嗓门就开喊:“骨汤米线,好吃的骨汤米线,味道好分量足,还有好吃的配菜,一碗只要五文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