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8)(2 / 2)

  薛慈怔了一下,听到谢问寒的话,很坦然地说,好。

  谢问寒的眼底因为薛慈的一句话,也溢满了笑意:我也会想你。

  每天晚上都想着你入眠。

  很公平。

  两个血气方刚的小情侣终于腻歪完,谢问寒像是才发现华女士的存在一样,对她很尊敬地微微一躬,女士,您好。

  他应该是不知道华女士的身份的,但是态度却很重礼仪,麻烦您这段时间照顾一下阿慈了。

  华女士玩味地看了他一眼,尽我所能。

  到底在长辈面前,两人没再做更多亲密的事,小声耳语了几句,薛慈便准备登机离开了。

  在最后踏入进舱走廊时,薛慈微微侧身,看了谢问寒一眼。

  眼中未尽之意:

  不生气?

  谢问寒笑着摇了摇头。

  直到薛慈的身形不见,谢问寒身上似乎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更冷淡,更疏离,更不可触及,半点不像刚才薛慈在时,青涩英俊的少年人。

  谢问寒想,我会放你走的。

  因为你要站在更高,更耀眼的位置。

  第128章 未来的老师

  潜龙基地,华国四大核心芯片研究基地之一,占地约七十万平米,建筑面积在二十五万平方米左右,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微量反应测量场,最中心五万平方米的区域被称为中心区,进出管理相当严格,也是其他人口中的禁区。

  而现在,薛慈跟随华女士通过了生物验证,核验过身份后,拿到了生物密匙。

  进入了禁区。

  华女士实则事务相当繁忙,能抽空去接薛慈,带领他进入中心区已是破例。所以在安置好一切后,华女士交代过一些基地内常识事宜,便将薛慈交给了另一位教授。

  这位教授有些看不出年纪,穿着最朴素的淡青色长袍,戴无框眼镜,斯文儒雅,年纪瞧着只在三十岁上下,但眼角和脖颈略带一些细纹,透露了一点他的真实年纪。

  他人看着也脾气极好,未语先笑,眼睛微微一弯,这位是薛慈小朋友?

  薛慈对他微一鞠躬,按照对方衣襟上佩戴的胸牌喊人。

  莫教授。

  莫教授:喊我莫老师就可以。

  薛慈还待开口,华女士没多大耐性等着,直接将人推过去了,留下一句话:帮我多照看一些。再看向不停闪烁的腕表,显然是有什么人在催促地发来通讯,她脚步略急促一些,转向了另一个实验室的入口。

  留下新来的薛慈小朋友和莫教授双目相对。

  她很喜欢你。过了几秒钟,莫教授笑开了,他抬了抬无框眼镜,解释道:这次你是最后一名到来这里的研究者,原本选拔应该已经结束了,是华教授力荐了你。

  薛慈点了点头。

  我很幸运能获得这个机会。

  莫教授看上去对薛慈也挺满意,他转过身,宽大的衣袍被气流带的微微鼓动起来。

  他先行了半步,温和地等待着薛慈跟上。

  走吧。莫教授说,训练已经开始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设施基础应用。

  地下三十七米,经过无数道特质电子门卡,薛慈被带领进了一处相当宽阔的实验室当中。

  一眼望不见尽头,有各式各样的精密器械、分为双层平行区域的实验室,整体都是单调的银灰色调,唯一的装饰就是用类玻璃材质制造的透明隔间,用来模拟实验需要的各种特殊环境,或是用来隔离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特殊器械。

  简单言之,就是所有芯片研究员的天堂。

  至少薛慈在看到这间特殊实验室时,眼睛微微亮了起来。

  其实里面还有不少人在其中穿梭忙碌,但和这面积规模极大的实验室相比起来,人能占据的密度实在太小,自然也不惹人注目。

  莫教授到来后,已经有人注意到他,停下了手中的准备工作,向门口看去。

  莫教授微微拍了下手,示意大家暂停准备,聚集过来。有调试工作进行到一半、暂且无法放下手中仪器的,他也并不催促,耐心地等待他们收工了才过来。

  站在面前的几人相貌都颇为出色,且年纪十分之轻,大多二十岁出头。最大那个也不过二十六,年纪最小的大概和薛慈同龄。

  这里面还有一人,薛慈居然还颇眼熟。

  是其中身高最高挑的男性,看着身形偏壮硕,薄薄衣料下笼罩着肌体明显的腹肌。

  薛慈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对方同样是draw论坛资深用户,专攻芯片组装的一名芯片专家还有头像很特立独行的是他的自拍。

  正面角度,近焦镜头。

  总之他回复一个帖子就能在薛慈面前刷一次脸,所以薛慈印象颇深。

  看着这些年轻人都聚拢过来,莫教授一摆衣袖,为大家介绍道:这是我们的最后一名团队成员。

  薛慈。

  因为薛慈是后来的,莫教授单独为他一个人讲解了这次的科研任务。

  以y国为中心主导的造神计划,说是对芯片学界的革新,这种说法并不算夸张。

  各式芯片的制成,虽然能够批量生产芯片的核心零件,但要将它们成功组装成有效芯片,要么需要对这门芯片组装经验极为纯熟,是老练熟手;要么就是芯片专家,还得是高材生出身那种。

  举个例子体现就是,正因为组装出有效芯片是极其精密复杂、成功性又极低的技术性操作,所以当年薛慈在微电子校量赛的表演赛上现场复原了一块医疗芯片的组装,才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因为对一名初中生而言,独立组装出一块有效芯片,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操作。

  但造神计划的研究方向就打破了这个概念。

  y国想要引领的革新,便是通过某种途径,标准化、大批量的复制出组装完成的有效芯片!

  用这种快速组装的方式,代替高额的、复杂的、昂贵的人力组装。

  在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几乎所有芯片学专家都认为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是想法匪夷所思,组装芯片的复杂操作怎么可能用机器来代替。以前有过这样的实验,虽然表面上复刻成功了所有步骤,但产出的却是表面完好却毫无能量的报废芯片。

  另一方面也是下意识的趋利避害如果这个项目真的成立,所有芯片学顶尖人才的待遇都会下降不少,不再是尊贵的天才,不再是无可代替的国家性战略资源和珍宝但不管如何排斥,造神计划诞生了。如果成功的话,他们就是造出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最重要的神明。

  y国的研究已经开始步入正轨。即便在说到这种足以撼动各国局势的严肃话题时,莫教授的语气也依旧显得不疾不徐。只是那双深灰色的眼睛当中,迸射出了像钢铁一般冰冷坚硬的情绪,时间紧迫,我们绝不能落于人后。

  华国的芯片规模化研究得不到任何外力援助,甚至隐隐被y国以某种手段封锁,所以这次的研究,是极尽本国之力。

  莫教授微微抬了一下眼镜,缓慢地道:我们这次的研究也有一项代号。

  屠神计划。

  他说道。

  铁血又浪漫。

  薛慈被这种简单有力的话语鼓动到了。

  身体内部仿佛有某种流淌沸腾的液体,但天生自带的理智与自省又很快让他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