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2 / 2)


  谢书尧针对自己设计出来的h6n9特效药分子式,一步一步地拆解成现有的药物,然后再依据各种精细的化学反应,一步步将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其中用到了许多种化学反应,每发现有学生们听不懂或者是没接触过的化学反应时,谢书尧就会停下来点拨几句,时间允许的话,她也会旁征博引地多举一些例子,顺带着安利给这些学生一些论文。

  整体实验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变成了烧杯底部的一层浅蓝色固体。

  谢书尧用小刷子将那层浅蓝色固体都刷下来,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小药瓶中收好,一边拾掇实验设备,一边同那些跟着她的硕士与博士以及几位博士后讲。

  “《计算药学》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我觉得必须学会看懂的文献都已经在那本教材后面附上了,建议你们都看看,尤其是读博的同学。还有就是实验过程中我提到的一些实验方法、反应过程等,这些都是高等有机化学或者是高级氧化、无机化学等教材中出现过的重要内容,只有你们了解这些反应,懂这种反应的内核,才能运用到制药中去。”

  “我带着你们做这套实验,只是想让你们了解一下《计算药学》的下游实验有多么困难,需要多少理论基础,发现自己薄弱的短板之后,努力去加固它,去加长它,这样才能补足劣势。你们就在我的课题组,应该是最先学会《计算药学》的人,如果别人从我的文献中学会了,而你们没有,那只能说明你们不够用功。”

  谢书尧带着合成好的药品回了首都,留下一大堆金陵药科大学的硕士、博士在医药高等研究院熬夜苦战。

  某一位因为发微博吐槽谢书尧还被谢书尧翻了牌子的硕士又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自己的坚定立场。

  “感谢谢导指导我们学习利用《计算药学》,受益无穷!一定会按照谢导的要求,完成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消化!”

  没过多久,谢书尧就评论了他的这条朋友圈,“加油!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建议你读一个计算药学的博士!”

  那个硕士双手捧着手机,就如同捧了一个铅球般,太沉了……

  其他人却是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又是京大医学部的那些学生。

  谢书尧这是放弃他们了吗?

  如果不是放弃了他们,那为什么谢书尧只给金陵药科大学的那些硕士博士讲《计算药学》,而不给他们讲?

  就连包萌和杜岳都没忍住怀疑了一会儿人生,谢书尧前脚在微信上喊了他们俩,后脚就带着秦海去了金陵药科大学,是不是对他们俩有意见了?

  包萌整个人都患得患失的。

  杜岳想了一会儿后,宽慰包萌说,“应该不是,谢导向来直来直去,她要是对咱们失望了,肯定会直接怼过来,就和去年年末训一年级的那些硕士博士一样。她每天那么忙,有话肯定就直说了,哪会绕弯子……”

  果不其然,谢书尧回到京城之后,立马就点了杜岳和她一起去协和医学院,让杜岳协助她做h6n9特效药的验证实验。

  包萌越发难过了,她觉得谢书尧没有针对杜岳,而是单独针对她了。

  霍荣恩教授听说谢书尧带着药品过来时,立马就带着一群博士过来了。

  已经感染了h6n9的大鼠和兔子全都给安排上,相继注射了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药物后,一群人就开始盯着单位血液中h6n9病毒的数量研究。

  第一小时内,百分之七十的病毒灭活。

  第二小时内,百分之九十四的病毒灭活。

  第三小时内,百分之九十九点四的病毒灭活。

  第三小时过半的时候,病毒全部灭活。

  霍荣恩教授激动想抓谢书尧的手,见谢书尧没伸出手来,他立马抓住了旁边那个博士的手,激动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h6n9的特效药研制出来了!”

  那个博士斜眼看了谢书尧一眼,心道:“人家研制出特效药的正主都没说话,我们激动啥啊,这特效药和我们又没什么关系……”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站

  亲眼看着那些大鼠体内的h6n9病毒一个个失活,最终被免疫细胞所吞噬消灭,霍荣恩教授的眼睛都眨不动了。

  “谢教授,你这用的是什么方法合成的药物?怎么这么神奇,我们当时尝试着借用h1n1的特效药来合成,发现那条路根本走不通。”霍荣恩教授一脸惊喜地说。

  谢书尧把做实验用的无菌手套摘了下来,笑道:“不然怎么说术业有专攻呢?霍教授你们在病毒学研究方面很厉害,但计算药学领域……h1n1和h6n9虽说是同一亚种的病毒,但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比如说药物靶向这一方面,因为h1n1表面存在的多糖链和h6n9表面存在的多糖链属于异分异构,之前的特效药根本无法标记到h6n9上来,这可能就是你们的实验遇到挫折的原因,但如果用计算药学的理论来看,其实只需要做很微小的改动就可以了。”

  “怎么改的?”霍荣恩教授追问道。

  谢书尧挑了挑眉,“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论文我已经整理好,投给tug那边了,出来之后你们下载着看吧,另外,药物专利我也走了专用的特快渠道,已经在申请中了,大概一两天内就会有结果。药监局那边说这种药可能会指定给国家药企来生产,不过还没确定,我提前和你们打一声招呼。”

  霍荣恩教授:“……”

  论文已经发了,专利也已经申请了,这还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谢教授,那论文署名的事情,还有专利这些……你是怎么弄的?”霍荣恩教授有些不死心,这么大、这么紧急的项目,现在被解决了,特效药也生产出来了,他们要是不跟着沾点光……不甘心啊!

  谢书尧十分坦然地说,“论文中用到了一些数据,我都根据你们给我的材料找到了实验员,署名挂上去了。霍教授,你放心,和病毒学相关的内容,我一点都没碰,主要内容还是计算药学方面的,不会影响到你们后续成果的发表。药物专利上,因为主要内容是合成药物的药物流程,与你们的研究结果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我只挂了霍教授你的名字,在第四作者的位置。你们病毒学的研究,我没帮上什么忙,不用给我挂名。”

  说实话,她也不稀罕几篇文章的挂名了。

  要是想要文章,自己写就是,何必去求别人?

  霍荣恩教授听到谢书尧说论文和专利都有挂他的名字,脸色稍微好看了些,可心里还是对谢书尧有了看法。

  这个年轻人还是太不懂得行业规则了些,你过来蹭了别人的项目,还能一点好处都不给?当时找我们拿数据的时候,我们可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谢书尧开车出了协和医学院,将**实验成功的消息给科技部发了一份,给药监局发了一份,还给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也发了一份。

  科技部与药监局早就收到了谢书尧要申请加急药物专利的消息,早就等着**实验结果了,这会儿得到谢书尧的肯定结果之后,立马就把相关新闻发了出去。

  先把九黎山地区的群众情绪稳定下来再说!

  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知道谢书尧没出寒假就来了医药高等研究院一次,故而一早就等着谢书尧的消息。在等消息的这段时间里,李勤校长已经吩咐网宣部把新闻稿都写好了,谢书尧的电话一来,立马就把新闻稿粘上去。

  以李勤校长的经验,在没有九成九的把握之前,谢书尧不会把一个科研成果拿出来。既然她拿出来了,那就证明她真的有把握。

  除了已经研制出h6n9特效药的新闻外,李勤校长还问了谢书尧一些细节,比如说从药物研发到实验结束取得成果,有没有发生什么比较特殊的事情。

  李勤校长的本意是,让谢书尧讲讲药物研发有多么不容易,金陵药科大学也好立一个‘为研制药物而百折不挠、通宵苦干’的正面形象出来,谁知谢书尧同他说。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