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2 / 2)


  “这件事情是好事,必须得好好的摆两桌席庆祝一下,”郑氏说道。

  “娘,阿卿腊月二十八那日行拜师礼,就那日吧,不过如今南边儿情势不好,什么事儿都不宜大操大办,就我们家里人凑着摆上两席就算了,”沐世规说道。

  郑氏这才歇了心思,不过,“其他人暂且不论,给你大姐去个消息吧,让那日一定回来,娘家有这样的喜事,让她也高兴高兴。”

  “是,”沐世规应道。

  旁边的吴氏讽刺的挑了挑眉,老太太也是慈母心肠,时刻都记挂着闺女,但是也要看那个闺女值不值得呀,就沐婷那个性子,就算生在天王老子家,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

  沐彦卿听到祖母提起姑母,也是感叹这一笔糊涂账,不过长辈的事情他不好置喙,但每次说起这些事情,自家亲爹的心情就不好,想来也是恨铁不成钢。

  合福堂交谈之后,是各回各院,谁也没有提起留下一起用膳,主要是想也知道席上的氛围好不了。

  郑氏也没有开口留他们,不过这并不妨碍她难受,人都走了之后她脸上满是惆怅。

  “老夫人,咱们大少爷有出息,你应该高兴才对,这是干什么呀?”采莲劝道。

  “是啊,一个个都有出息了。不过一个个的跟我也都生分了,”郑氏呢喃了一句。

  采莲愣了愣,到底没有说话,这府上弄成现在这样怨谁倒是不好说,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作者有话要说:  连载文《穿越之表姑娘难为》;完结文《嫡长嫡幼》;预收文《庶嫡子》《悍夫(穿书)》,感兴趣的小伙伴戳作者专栏收藏一下哦。

  《庶嫡子》一句话文案:一不小心,方霁爆发了

  《悍夫(穿书)》一句话文案:我媳妇儿真踏马好看

  第43章 难念的经(上)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那日之后, 沐彦卿就一直没有再见到席瑜, 想也知道他肯定是在家里受罚呢, 席大人说话可不像是说说玩的, 不过沐彦卿这边也不孤单就是了,因为这之后沐彦昀被允许过来逸轩院的这边了,这其中的弯弯道道自不必提, 但终究是有人陪着沐彦卿了。

  一路插科打诨弯弯闹闹,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七,这两日雪还是时不时就下, 但是比起前几日已经好上很多了,不过天气似乎更冷了一些,只要一出门, 就算穿着再厚实的衣裳,也是立刻被冻透, 总之非常的不舒服。

  因着明日就是拜师礼, 这算是沐彦卿人生之中第一个重要的礼节,所以全家人都非常的重视,从上午开始, 沐世规夫妇两人就开始陪着沐彦卿熟悉明日拜师礼的流程。

  “接下来阿卿要站在这边听训,”薛氏选了一个位置站着, 对沐彦卿说道。

  沐彦卿点了点头,乖顺的站在那里。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练习了,真要说起来的话, 沐彦卿已经非常熟悉拜师礼的全部过程,主要是这些演习是从三日前开始的,每日都会来上几遍,就算是平常时候有些迷糊的沐彦昀都因为这两日在逸轩院这边看了几遍也已经差不多熟练了,更何况是从头就跟着的沐彦卿。

  不过,虽然沐彦卿多次表示自己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每次都被无视,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母亲如春风般温柔的劝说,轻声细语的告诉他这都是为了让他不紧张,多练几遍,万一临了临了忘记了流程身子也能做出反应也不至于慌张,虽然沐彦卿据理力争说他根本不紧张,再说明日他又不是一个人,不过虽然亲娘点头了,但是照结果看来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然后,沐彦卿就随他们去了,这个世上有一种紧张叫父母认为你紧张,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做这些事儿,也是其乐无穷,说说笑笑,时间过的非常快。

  本来午膳之后联系也还是要继续的,主要是明日就是拜师礼,作为母亲的薛氏认为,像明日这样的大场合,自家孩子可不能露怯,虽然自家孩子优秀的很,但是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几遍肯定是没有坏处的。

  其实也不怪薛氏这样想,虽然说因为时局不允许,并不会大操大办,孟先生的学生也不多,但是单单是李焱和徐不秙就能压一帮人了,而且,孟沈两位先生是师兄弟,有可能还会有师侄过来观礼,其中肯定不乏朝廷大员,这样一想,就是薛氏心里都有些打鼓,何况卿宝还是个孩子,总之,薛氏自己在心里过了一圈,还是觉得该多练练,今日是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时间,能记得久一些。

  薛氏都已经计划好了,不过这项计划到底是没能来得及进行,因为午膳刚过,沐家姑奶奶,也就是沐彦卿的姑姑回府了,那时候沐彦卿一家刚刚用完午膳,连消食儿都还没来得及。

  当时,外面先是传来一阵嘈杂之声,一家三口都很好奇的往外看,虽然沐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是家里是挺重规矩的,这样的嘈杂之声可不常出现。

  “我去看看,你们娘俩先各自歇息一下,”沐世规说道,他倒是没想是发生了多大的事儿。

  不过,沐世规脚步还没有迈出去,门帘就被掀开了,因为来人的动作很急,所以掀进进了一阵凉风,因为现在一家人当用好午膳,身上暖洋洋的,倒是没有感觉到冰凉,进来的人是刘婆子。

  “伯爷,是姑奶奶回府了,老夫人叫您过去一趟呢,”刘婆子禀报道,本来这事儿该是门房或者是合福堂那边儿的人过来禀报,不过刚才她正好在那边,就把消息带回来了。

  闻言,沐世规眉头紧皱,这样的情况,不用想就能知道大姐沐婷那边出了事,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他遇到过很多次,但是每次遇到最后他都是无计可施。

  “我去看看,”沐世规愣了好一会儿,才哑声对妻子说道,然后转身往门口走。

  薛氏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夫君到了之后好好跟姐姐说,”说着把斗篷披在沐世规身上。

  沐世规微微点点头,不过却没有出声答应。

  薛氏有些担心,看着自家夫君走远,“到底出什么事儿了?前院儿怎么这么大动静儿?”薛氏迫不及待的问刘婆子,明日府中摆宴,大姑姐今日带着外甥回娘家,怎么看怎么不寻常,大姑姐可不是这样的人儿。

  “大姑奶奶像是负气回来的,带着表少爷和一个包袱就回府了,老奴听她身边丫鬟说了两句,大概是因为拜师的事情,郭府那边儿闹起来了,”刘婆子小心地禀报。

  薛氏皱眉,自家儿子拜个师,怎么还引发了这么些事情,她本身对这件事情没有这些热衷,并不是不希望儿子成才,而是她怕在那样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儿子受罪不说最后结果也说不上好,要是被卷入什么斗争就更是坏了,到时候他们做父母的恐怕都没有能力伸出援手的帮助一下,想想就觉的可悲,不过儿子高兴,夫君也认可,这是薛氏最重要的两个人了,只要他们开心,薛氏就高兴,实在没想到这还有人存着心惦记着她卿宝呢。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谁还没个私心呢,就是府上这些人,这一段时间对上他们大房一家的态度就不一样。

  婆母以前虽然也没有小看过大房,再怎么说夫君是家中嗣子,什么事儿都不能越过他去,不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事事都想着逸轩院;二弟妹虽然当着面儿的时候没什么两样,但是看她同意让二侄儿来逸轩院这边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意思;三房那边自从知道此事之后,虽然三弟没有什么表示,不过侄女已经过来看望卿宝两次了,这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没想到这次还扯到大姑子家了,薛氏对沐婷观感很是复杂,一方面因着沐婷算是看顾着自家夫君成长的人,所以薛氏对她有敬重,另一方面因为她的性子,薛氏又有些恨铁不成钢。虽然她们从来都没有过矛盾,但是薛氏和沐婷的其实并不怎么亲近,主要是她们性子实在是不合,薛氏虽然在沐彦卿的事情上容易优柔寡断,不过平常时候的她豪爽率真的很,性子也趋于柔和,总之和沐婷一味地的软弱不一样。

  今日这事儿,薛氏自然第一时间考虑自家卿宝,主要是关于这件事情刘妈妈虽然没有打听出来全部的过程,但是作为薛氏,她已经猜到了这件事情的大致,但是想都不用想,她不答应,自家卿宝得到这个机会本就不易,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谁也别想去捣乱,想到这里,薛氏面上是一派坚定。

  “看夫君回来怎么说吧,”薛氏下着结论,想想也是好笑,大姑老爷再怎么说也是读书人,既然知道孟先生是为大儒,就该知道他收徒的规矩才是,如果他们家有能让孟先生开口收徒的门路,沐家以致于落败成现在这个模样。

  一旁的沐彦卿看了看自家亲娘的表情变了几变,就知道她心绪非常的不平静,不过他没有说话,想到郭家的糊涂账,他心里还添堵呢,何况是家中长辈。

  留在逸轩院的母子两个想来想去,合福堂现在也是不平静。

  沐世规到的时候,沐婷在哭,外甥郭嘉只是傻愣愣的站在那里,跟个小呆子似的。

  老太太郑氏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只有叹气,“这是造的什么孽哟。”

  “娘,大姐,”沐世规行礼,然后询问的眼神投向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