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8节(2 / 2)


  盛德帝让主上出京避风头,就连年节这样的大日子,都没有召他回京的打算,却在上元节的当日请他回去,这是何道理?而且他刚刚看了一下传口谕过来的是当今圣上身边的暗卫,而且这种紧急到需要出动暗卫传令的事情,他们在保定怎么没有听闻?

  “先生此话何意?”硕亲王本来并没有多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到现在依然摸不透父皇对皇位到底是个什么看法,前段时间还莫名贬了他的亲王位份,但总体对他也算是过得去,比之太子在时是好了不少。

  接到诏令的初始,硕亲王是完全没有任何疑虑的,这么多年这样的事儿他经过不少,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曹先生一提起这个话头,硕亲王很容易就被说服了。

  近段时间以来,曹姓幕僚说的话在硕亲王这拥有绝对的权威,不说之前走的那步好棋,就说来到保定这么多天,听着曹先生的话,硕亲王可度过了不少交际危机。得到实质好处自然信服更深,现在其他幕僚都成了摆设,硕亲王最信任眼前这个。

  “相信不多时主上留在京城的眼线就能带着具体消息赶到了,我们就暂且等他一等,看京城究竟出了何事,再回京也不迟。

  不明原因贸然回京,这样到了圣上跟前,主上也不知作何反应不是?”曹先生温声解释了几句。

  硕亲王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这样的事儿在他身上可发生过不少,往前他不明所以到了皇宫,父皇直接丢来一个折子,上面往往细数他几种罪责,他都只能先跪地认错,然后再派人如查证。

  有好些主要责任关系都归不到自己身上,还有的只要提前知道,他就能把主要责任关系推给其他人。总之因为贸然前行,他受到了太多的责罚和打击。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虽然暗卫再三表示情况紧急,请硕亲王立刻回京。

  硕亲王都以自己身子突然不适,不适合赶路为由推脱。

  没用多长时间,硕亲王留在京城的眼线,包括硕亲王一派的官员派来的报信人就到了。

  知道是因为接到金陵秘报父皇才召令自己回京之后,硕亲王心惊接着就是后怕,再联想到父皇因此发怒,甚至派人动了他的亲王府,看来他担心的是确实是发生了。

  “主上?”曹姓幕僚不明所以,欧阳先生去之前,他一直都处在边缘的幕僚位置,硕亲王府的秘辛他所知甚少。现在知道了事情缘由,知道盛德帝召集传召主上是因着金陵案子,他更多的是把缘由倾向于是镇西王想借机陷害主上。

  不过随着硕亲王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曹先生心中的疑惑和不安越来越大。

  “主上?”曹姓幕僚皱眉。

  “先生,”硕亲王叹了一口气,然后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包括自己和金陵诸多官员有银钱往来的事情。

  “没想到沉寂这许久,竟然一下子爆发了,哼,镇西王还真是好的很。”硕亲王恨恨的说道,前段时间他刚接到密信说金陵与他有关的官员都已经被摘出来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扯到了自己。

  盛德帝接到密信,虽然发了大怒,却无人知道密信之上到底写了什么,所以就算外界多有猜测,也不知道具体如何。硕亲王现在这只能凭着猜测,根本不能确定其中到底有几份关联性。

  曹姓幕僚眼神中却闪过一丝暗影,“主上,属下认为此事定不简单,如若没有真凭实据圣上恐怕不会在王爷回京之前动亲王府分毫,而且在接到密信的当下就立即请王爷您回京也颇不寻常,属下以为此事还得观望。”

  “先生的意思是?”

  “主上,现在皇上膝下可有两个八珠亲王。”曹姓幕僚凑近硕亲王低声说道,“前段时间的贬谪在属下看来实属试探,之后圣上身体有所好转,属下这心中就一直惶恐不安,唯恐圣上把这话放在了心上,现在看来情况不佳。”

  硕亲王心中也惊恐无比,如果此事坐实他面临的是怎样的后果可想而知,于是赶紧出声询问:“先生认为,此事我当如何?”

  曹姓幕僚又低声说了几句话。

  硕亲王虽面带惶恐,但眼睛中的狂热却止不住。

  ————

  盛德二十四年,春,硕亲王于保定佣兵造反。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我开新文了,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看。

  《庶嫡》

  庶嫡,顾名思义家族中庶子的嫡子,这样的身份在家族之中注定是尴尬的,尤其在传承千年的世家之中就更是如此。

  在偌大的方府,方霁一房是在夹缝之中生存下来的,嫡出的几位爷斗法,不小心就把他们牵扯进去了。

  父亲外放不在家,为了保护包子性格的母亲和双胞妹妹,身为长子的方霁不得已要肩负起养家的重担,起码不要过得这样艰难。

  刚开始的时候,方霁只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

  然后一不小心,他爆发了。

  第218章 造反

  硕亲王造反, 这个消息刚传到京城的时候,包括盛德帝在内,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相信。

  从硕亲王还只是三皇子的时候, 就一心经营自己的贤明的名声,且一直都在坚持。太子去世后,三皇子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硕亲王,虽然脾气有很大的改变, 但为人处事的风格却没有变,一心想把自己塑造成天下闻名的贤王。

  这些年来, 变化永远比计划快, 硕亲王虽然没有给满朝文武和天下黎民百姓留下贤名的印象, 但中庸保守的性格却日益深入人心。

  这样的硕亲王竟然在保定揭竿而起要造反?

  “皇上, 臣以为此事要调查清楚, 硕亲王纯良恭谨,怎会做此等谋逆之事?”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其中不乏硕亲王一派,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不知道这个消息,毕竟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知道事情的全过程也是不可能,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提出了质疑,还有一部分是真正的中立派, 主要还是硕亲王这几年间塑造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盛德帝紧皱着眉头,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听到这个消息, 他当然也是不信,这几年硕亲王在他跟前虽说没有立了多大的功劳,但要说多大的祸事那也是没有的。

  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 盛德帝现在心中满是愤怒,虽然朝臣所说不无道理,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自从他处罚硕亲王之后病情好转之后,心底总有种声音告诉他硕亲王早晚会出事。所以这此暗卫送来的消息,在盛德帝来看十之八|九确有其事。

  盛德帝如此想,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秦鸣的所在地是保定。保定府军的虎符现在就掌握在硕亲王手中,这虎符还是盛德帝亲手交出去的,起先是为了能让硕亲王有个更好的历练,亲王手中有兵权不是什么大事,没成想最后却反噬其主。

  保定府军的虎符一共有两块,一块被盛德帝交给了不孝子,一块在陈宇柒手中,陈太尉去世后,为了感念太尉为保定府军做出的贡献,所以就由陈宇柒担任保定府军的统领,之后才渐渐淡出保定府。

  虽然重大事件必须出示两块虎符,但寻常只用一块虎符就能号令保定府军,再加上这之前硕亲王已经在保定府待了多日,多疑谋逆造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准备着,如果那不孝子真的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后面的话盛德帝没说,但满朝文武都听出来了,如若硕亲王真的如此做,后果绝对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