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5节(1 / 2)





  千百年下来,这就是铁一般的定律。

  信王铺垫了二十年,今日一朝打破了这个定律,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信国都沸腾起来。

  这还不止。

  信王的军功改制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奴隶与庶民同。”

  奴籍,斩敌首级一者,可脱奴籍为庶民。

  之后军功累积,与前者完全一致。

  信国有数目非常庞大的奴隶,其中不乏异族后裔和混血奴隶。信国地处偏西,与羌氐及其他游牧异族比邻, 第一代信王,封过去后还得自己努力了两代人,才把原先盘踞外族尽数驱赶,才算把地盘尽数收归手中。

  常年交战摩擦,信国军队彪悍,还有一支数目多达七八万的庞大奴隶军,隶属信王本人。

  这次军功改革,信王并没有把他们排斥在外,而是他们一并容纳在内。

  有容乃大,海纳百川,仁政爱民,赏罚分明,信王的胸襟比韩氏众人原先以为的还要大。

  他认为,世卿世禄制已走到尽头,这是大势必行。另如今天下大战将兴,他也需要这一军功改制来鼓舞士气,以迅速平定天下。

  不拘是本身军中的,抑或有志建功立业的庶民和奴隶,都适用,都可投军。

  “穆兄弟,我没骗你吧?”

  乍闻消息一瞬,穆寒失手打翻了茶盏。

  滴滴答答的滚茶淌落大腿上,一烫,他霍站了起身。

  ……

  申王一死,天下大动。

  几乎是同一时间,天下几大强国,如郇信楚缙,都用各种理由向相邻的小国宣战。

  降者,纳为大国属国,倘若不降,则大军压境。

  大多数都是不降的,除了濮国降楚以外,其余表示要力战到底。

  信国也是。

  邽国本身就是信国的一个郡,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和当年郇公的计谋,导致被划出去分封给了智氏,此乃历代信公信王的之恨,如今第一战,当然是要夺回来。

  巧了,郇王也是抱着差不多的想法。

  两国的使者前后脚抵达邽国,邽王咬牙俱不受。

  韩菀抵达信都的第四日,军功改制的同一天,信王宣布对邽国开战,点十万大军开赴卞山关。

  一时,旌旗漫天,鼓声雷动,军靴沓沓撼动四野,整个郇都都仿佛颤动了起来。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黑压压的戴甲军士执矛肃立,骑着膘马武官来回奔驰,乌泱泱一直铺陈在天际,齐声呐喊,响彻天际。

  令旗一挥,大军往东北开拔,山川原野,隐天蔽日。

  这一幕永生难忘,足以撼动所有人的心。哪怕不能现场目睹的城中百姓,情绪也不见激动昂扬起来。

  韩菀和张允一起,站在城楼上目送大军开拔,穆寒就站在她身侧。

  高高的城楼,晨曦喷薄,精铁铠甲折射出一大片耀目的光辉。

  张覆私下劝过他,“机会难得,何不披甲配刀,建一番功勋事业?”

  “你我兄弟,还能沙场再并肩作战!”

  甚至,在城楼上,张允也找了机会劝了劝他:“脱了籍也是好的。”

  他算是穆寒和韩菀之间事情的知情人,他作为韩菀的世交叔伯,也是真心希望她能好的。

  既然不肯分开,那有机会,就去吧。

  “你一个,你娘一个,你兄弟一个。”

  阴云笼罩已久的天空放晴,秋风微凉,卷着尘土衣袂猎猎,穆寒手动了动,慢慢攒起拳。

  ……

  不可能不被震动,也不可能不心动,这道军功改革的诏令,把穆寒的心里渴望与现实之间搭起了一道桥梁。

  穆寒第一次萌生的从军的念头。

  最起码脱了籍,若是再建得一二功勋,那他即便还是混血,那带给她的耻辱肯定能减少许多。

  这个念头就像是星星之火,溅落在秋季茫茫原野上,瞬间就燎原起来,再也扑不灭了。

  可他心里还有些犹豫,他答应过她不再冒险的,那次云岭已把她吓成这样,战场只有凶险一万倍的。

  穆寒就算武艺再好,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全身而退。

  万一战死沙场,那她……

  那日韩菀的眼泪淌进他心里,他现在回忆起来心脏依旧隐隐刺疼。

  他也舍不得她。

  犹豫过后,他忍不住想,或许,他就脱籍,脱了籍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