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节(1 / 2)





  这北地的两大强国,对上的时间比想象中还要更早一些。

  郇王,信王,皆王驾亲征。

  陈兵邽国西南,遥望远处尽头的郇国大营,硝烟滚滚,频频试探性碰触,大战一触即发。

  但信王目前要做的,是先救回邽王。

  邽王被两厢夹击,数万兵马并没支持很久,一退再退,连王都都退了出来了,最后在心腹重臣苦劝下,决定择一国投降。

  这一国,毫无疑问是信国。

  郇王豺狼虎豹,邽国君臣就没考虑过。

  邽王偷偷遣使去了信军大营,统军的吕骁将军自然是欣然应允的。虽还是要打,但得了邽王归降名正言顺,还添了许多的百姓基础。

  邽王君臣收拾收拾,往信军方向去了,谁知被细作泄密,郇军遣出精兵伪装接应,被邽王识破,退到鹿庄。

  信王率大军至时,鹿庄刚被破,邽王已落到郇军手里了,马上就要“护送”回郇大营。

  信军当然得把这个邽王给抢回来的。

  目前信王的计划,是先取下邽国,而后宣布玉玺血诏,名正言顺举王师大旗,而后对战郇国。

  作为中原关东的两大强国,不管郇王还是信王都很明白,北地的霸主必会在彼此之间决出。

  郇国是信王统一北地的最强大对手,也是唯一的对手。

  只要取下郇国,统一了北地,届时再南下决战楚国。

  如此,但大事可成。

  反之,对郇国也一样。

  所以两国的君主,都王驾亲征了,一上来就万分郑重其事。

  最后这个抢回邽王的任务交了给穆寒。

  信王交给太子丹,太子丹则安排给张覆和穆寒。

  军师已定好计策,这个任务不需要人多,却需要聪敏机变和身手高绝,正好安排给穆寒一试身手。

  ……

  鹿庄七十里外的山丘郊野。

  穆寒率五百人的小队,伏在山坡两侧的密林中,一动不动,耐性等待。

  张覆负责明面抢夺追赶,将人撵至这边来。

  目前他们要做的,就是蛰伏等待。

  林间很肃静,不闻鸟虫声,身后远处硝烟滚滚战鼓雷鸣,大战已即将开始了,鸟雀趋吉避凶,早已飞得不见踪影。

  阿亚揪下一条草根嚼着,小声嘀咕:“那些小兔崽子还来不来?可别耽误了爷爷们沙场建功。”

  穆寒:“耐心些。”

  他不浮不躁,伏了将近两个时辰还是动也不动,简短说了一句,他继续盯着来路。

  不过这会,他多遣了两个哨兵,思索片刻,吩咐:“往东边绕过去,仔细侦查。”

  和张覆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但几条备用道路的哨岗也没传信回来说见到人,穆寒有些怀疑,对方会不会绕道另一边去了。

  东边没路,但硬要走的话,也行。

  倘若这样的话,敌军肯定是猜破他们明驱暗伏的计策了。

  穆寒的第六感果然没出错。

  “报!东边发现敌军新鲜足迹,约有一千之数!”

  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倘若不是穆寒提早遣人,再等半个时辰察觉不对才动作,早就晚了。

  穆寒毫不犹豫,立即率军急追。

  ……

  这次负责押送邽王的,还是一个熟人。

  是小将尉迟化,郇国名将尉迟沔之子,就是上回在云岭率着十万大军追搜,让韩菀穆寒一行几度陷入险境那个尉迟沔的嫡出幼子。

  尉迟化年纪虽轻,却从戎多时,经验丰富为人慎敏。张覆的出现挑动他猜疑那根弦。一般人必是大路小路选一条迅速遁去的,他偏不是,直接翻过崎岖山岭和溪流,花费了足足一倍的时间,顺利出山,望见郇营。

  有哨兵打马追上来,禀,果然在那几条道路都发现了伏击痕迹和哨岗。

  众人庆幸,纷纷大赞尉迟小将了得,“幸小将军机敏,否则前后夹击,这邽王难保不会落入敌手啊!”

  撇下追兵,眼见出山,任务完成在望,大家都心下一松,你一言我一语,被捆住手脚堵住嘴仍在在马背的邽王拼命挣扎,“呜呜呜”,还被踹了一脚。

  尉迟化却眉心一蹙:“伏击痕迹?”

  那现在人呢?

  哨兵正要回禀还在探,同袍道:“必是见我们不来,赶紧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