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节(2 / 2)


  常如冰说:“你不是高三年级的,怎么也知道乔依之啊?”

  男生反问,“乔依之在咱们学校有多出名,你不知道?”

  乔依之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好看,更因为她身体不好,是个瓷娃娃。

  从幼儿园开始,乔依之就是所有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

  珍视程度与大熊猫不相上下。

  这就惹得其他人很是嫉妒。

  不过好在乔依之性格好,小小年纪见人就带几分笑意,只教你气势汹汹的来,然后就、就走不了了。

  再加上她成绩一直都很拔尖儿,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在私底下都管她叫‘乔妹妹’。

  大家都以为可以一直呵护着她直到毕业。

  哪知道高一开学典礼这天,乔依之就晕倒了。

  ——她的心脏,已经越来越不行了。

  常如冰说:“知道啊,可她这不是转学了吗?听说去了实验中学。”

  她没说,是自己家长把乔依之换去实验的。

  这件事除了她们家和乔家,谁也不知道。

  男生听到乔依之转学的话就有些烦躁。

  正好乔妈妈的车转了个弯,跟他们不同路了,男生也没有了聊天的兴致。

  常如冰又问,“学长,你是怎么申请到哥大的?”

  “用电脑申请。”

  “……”

  常如冰总算读出来学长不想再聊天的意思,没有再多问,只是说,“我也要努力,申请哥大和宾夕法尼亚大学。”

  至于普林斯顿、哈佛和耶鲁,她暂时还没感想。

  先考过托福再说其它吧。

  第8章

  乔依之吃完饭,就开始看今年的时政问题。

  她还记得当初在一中的老师,老师教过的一些写作技巧——

  “语文报杯比较关注时事,改写或者融合时代缩影的事情更容易获奖。而新概念的重点在新,新的选题、新的立意,突出古典传承、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等获奖概率居多。”

  当然,最重要还是自己写得怎么样。

  不过,实验中学的老师就不知道这么多了。

  主要是大家平时只关注着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了。这种扩展性的训练会少很多。

  这也难怪一中从高中部一直到幼儿园,在西川省人民心中都是顶尖的。

  主要是人家不仅仅给大家讲课本上的知识。

  一中的学生,不仅文化课成绩拔尖,人家还会数理化生信息五科竞赛、有出国交流经验、拿了各种英语演讲比赛名次的……

  再往深了说,学生们还有会各种吹拉弹唱的。

  这些都建立在人家高考成绩基本上都在全省前3000名内的基础上。

  当然,学生们这么厉害,固然有脑子好、聪明的因素在。

  毕竟一中每年招生都是中考成绩全市前600,其他各区的前十名,由此组成了一个精英荟萃的年级。

  可老师们也见多识广,各种奖都有研究过。

  但凡是能让学生开眼界、扩展知识面的比赛,老师都花精力思考过——怎么才能让我的学生脱颖而出呢?

  这也难怪当年的乔依之小小年纪,就拿到了初中组的冠军。

  全国一等奖的奖杯现在还在书房的储物架上呢。

  现在,为了科大的夏令营机会,乔依之又要参赛了。

  只可惜,现在她不在一中,不能知晓语文报杯今年的选题的最新动向,只能自己摸索。

  这样一来,乔依之就得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总结时事。

  不过她也看得开,没必要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留在一中。

  乔依之明白,自己挡了常如冰的路,再加上她爸爸是校董,为了女儿能有更好的将来,自然得把乔依之这个‘炮灰’给牺牲了。

  所以,她现在只能依靠自己来总结素材,选题。

  努力去拿那个夏令营的名额。

  乔依之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