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快穿]炮灰逢春记_129(1 / 2)





  赵姨娘母子心中喜极,在他们心中,富贵权位反倒其次,关键是莫心然过得顺心如意。

  这晋王府就一个女主人,女儿(姐姐)肯定再好也没有了。

  小太监将侯府诸人引到中路正院,径直带头走了进去。范氏等人俱心头一震,这,这是王府正院,晋王妃所居之地,哪怕正妃之位悬空,也不是一个侧妃可以越矩搬进来的。

  古代对地位尊卑以及居住之地是否符合身份极其看重,由此可见窥见晋王对莫心然的态度。诸人见状心头暗喜,因为不论亲疏与否,她们都能在此间获得不少无形的利益。

  小太监引众人上前。

  莫心然被一群太监嬷嬷簇拥着,早已等在正房前,她微笑迎上两步。

  范氏领着身后诸人上了台阶,屈膝福身道:“侧妃娘娘万福。”

  “母亲不必多礼。”莫心然虚扶一下,接着微微屈身,“女儿给母亲请安,母亲万福。”

  先行国礼再行家礼,国在家之上,这是必然之数。莫心然行礼,范氏身后诸人纷纷侧身闪避。

  “娘娘不必多礼。”范氏连忙上前两步,欲搀扶莫心然。

  不过范氏倒是慢了一步,莫心然身侧伴着太后从慈宁宫遣派来的老嬷嬷,早已将她扶起,并不着痕迹地将范氏阻挡在外。

  莫心然有孕的消息传进宫中,皇帝、太后大喜过望,两宫赏赐流水车般进入晋王府。太后对莫心然这一胎极其重视,精心挑选了两个经验丰富的嬷嬷指派到王府,两人临行前,太后下了死命令,侧妃这一胎顺利诞下,两人有大功;若是有伺候不好的地方,那这二人就提头来见。

  两个嬷嬷领了懿旨,打醒十二分精神,不敢怠慢分毫,可以说她们的身家性命都系在莫心然这一胎上,不要说范氏氏嫡母,就算是亲娘,两人也不能轻易让其近身。

  莫心然扬唇对赵姨娘跟莫铭之点点头,微笑道:“姨娘,小弟。”

  赵姨娘与莫铭之十分激动,百闻不如一见,外人说得再好,也不及自己眼所见。面前莫心然不过淡淡妆容,就面如莹玉,粉脸含绯,唇若涂朱,可以轻易看出,她过得极好。

  莫心然将诸人迎进屋内,落座寒暄一阵,又与生母小弟亲香一轮后,外头就有李安求见,说王爷请莫家三少爷到前院。

  莫铭之有些紧张,抬头看了赵姨娘和姐姐一眼。

  莫心然拍拍小弟的手,温声说道:“小弟不必惊惶,王爷待人极好,说话也温和,你好好说话即可。”

  范氏闻言微微垂下眼眸,而赵姨娘则十分高兴,莫心然语气笃定,声音轻柔却极度自信,晋王对她的态度可窥一斑。

  莫铭之离开后,莫心然与范氏分坐上首罗汉床两侧,她抿了两口茶,接着与诸人谈笑两句后,顿了顿,侧头对范氏笑道:“姐姐出嫁时,我身体不适没回家,不知姐姐现下可还好。”

  范氏闻言,神色不动,眸底暗光却微微一闪,她抬眼含笑,一派慈眉善目,温声轻语:“大姑娘自是极好的,夫家说起来,还与侧妃娘娘有些关系,日后必定能常常相见。”

  莫婧然夫家陈国公府,陈国公是当今太后嫡亲兄长,万岁亲舅。更别说陈国公在今上为太子时,忍辱负重十几年竭力支持妹妹母子,待新帝继位后,他为皇帝外甥稳定朝纲后,没有贪恋任何权位,急流勇退后在家颐养天年。

  这位娘舅深得今上敬重,陈国公不贪恋权位,自然就会荫佑到其膝下数子身上,作为他的嫡出幼子,陛下亲表弟,这辈子前途富贵无忧。

  她夫君是国公爷年近四十才得的嫡幼子,自幼备受宠爱重视,即使不能继承爵位,丰厚家业也少不了他的份。

  忠平侯父子果然很疼爱莫婧然这个女儿,苦心挑选后,才选出这么一个女婿。如无意外的话,莫婧然这辈子娘家高门,夫家显赫,夫君前途无量,应该能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