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加油吧!吃货!_57(1 / 2)





  但好在样品种里对土壤和温度等等要求都写得很清楚,育苗神马的朱海也是干惯了的。当然进过讨论这件事,小阳才知道自家大壮的庄稼之所以会收成比较好,是因为他种地前比其他家多了一项工作,就是筛选种子。这样一来自然就会为收成增色不少。

  对于小阳和木木的那四亩新地,朱海和王二宝一致决定全都种上玉米。一来这是所有粮食里收成最高的,即便交出去一半剩得也比其他种作物多。二来是好打理,本地自从n多年前那场蝗灾之后就再也没有闹过虫害。而且以北山坡上那块地离水源很近,只要通好渠,灌溉就省力多了。等过了三年,他们觉得可以按照小阳的建议,把哪里改成稻田,水稻或者旱稻都可以试试。到时候卖白米那可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就是稻种需要从省城买,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得成。反正小阳是说他的家乡北方的稻田虽然一只收一季,但是米的质量却是极好的。当然了,这也都是几年后的后话了。

  在预备粮种的同时,两家人跟村里的其他人家一样,开始了翻地的艰苦劳作。

  这时候老王家大灰成了两家人的主要劳动力。当然了,主人家必然是要先用的,所以四个人先从王二宝的那四亩地开始翻起,然后是朱海的那四亩,最后才是木木和小阳在山坡上的那四亩地。

  如果是在现代,这十几亩地一天就翻完了,但是在全靠人和牲畜的情况下,可就是需要些时间了。好在气温很照顾勤勤恳恳的农民,打二月初四开始,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暖和,自然这冻了一冬的黑土地就融化得快了一些。

  踩在刚刚翻过的土地上,就跟踩了棉被似的软乎乎地。闻着空气里非常明显的泥土味儿,小阳深吸了口气,觉得从里到外都那么舒坦。“先别干啦,过来吃饭吧!”

  打开始干上了农活,小阳和木木就开始轮流做午饭。当然地还是要跟着一起翻的。虽然大壮和二宝都不乐意让自家的媳妇儿辛苦,但大壮同志耐不住自家小羊羔瞪眼吼的那句:“我一大老爷们们儿为啥不下地干活?你是把我当娘们儿看了?”防止被踹到小屋下塌,大壮同志只能一边教小阳干活,一边心疼。同样的,二宝同志也没好到那里去。木木虽然没有什么激烈的语言,但人家使用得是直接跟着下地,怎么也不听劝回家的行动政策。说多了就递过来一个看起来委屈实则很坚定的眼神,二宝兄最后只能妥协……

  其实对于俩人送饭这回事是完全不要的。地离村儿就没有多远,有不少人都是晌午回家吃饭。有些不乐意回去的,倒是也有家里人送饭过来。只是朱海家和二宝家离村口不远,算得上是离田最近的几乎人家。这送饭就完全有一股子“炫耀”的意思在里面了。

  反正每当听到村里人念叨:“快看人家大壮和二宝家的媳妇儿,不但模样好,做得东西也香。搁老远就能闻到味儿了!”的时候,二宝和大壮就美得飘上了天。

  当然这时候木木是有些尴尬的,小阳却是很黑线的。这些人这不是胡扯么?你们搁多远啊?还不是每次到了吃饭的点儿就都凑合过来了!

  不过这样一来,小阳的手艺被学走了不少。家常菜嘛,不是普通百姓家常吃的,哪里还能叫家常菜呢?不过是写炒鸡蛋,炒豆干,炒白菜等等这些,小阳童鞋是绝对不会吝啬的。

  等翻完了地,选种的事就是朱海同志拿主意了。小阳则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忙活了起来。前院儿是没地方种菜了,但是他把鸡窝和兔子窝都弄到了柴棚里,这样猪圈边上的地方他空出了平左右的地方。打算种两颗葡萄,当然秧子得过阵子去城里买。自己带的砍瓜种子也要种上两棵,反正都是爬藤的,不占多大面积。当然袋子里的种子还剩下几颗,自然是送给几个熟悉的人家了。种出来算,种不出来就只当是质量问题了。他又从牛三姑那儿要了一小袋葫芦种子,一股脑都撒在了院儿门口,到时候能长出多少是多少,反正牛三姑就是这么交给他的……

  小阳带来的那些蔬菜种子被分成了两份,自家的院子实在是不太大,所以像韭菜这些本地有产的就预备种到田里。地方不需要多大,主要就是打籽用的。西红柿和两种辣椒小阳是一定要先种在自家后院儿的,以种子的数量来说,种完这些要是都长出来,估计也就能再种点儿芹菜了。不过包装里的种子都不能放太久,他决定跟朱海商量一下,在二宝家院子里种一些。这样一来两家人都可以吃,而来打出籽来两家人都能留。跟王二宝和林木木,小阳一直没有藏什么心眼就是了。

  其实最让小阳犯愁的是西瓜。这玩意儿需要面积,不是在旮旯里就长好的。而且在这里是有西瓜的,只是因为长在南方,所以一年只有到夏天才会被运过来,还算是比较稀罕的东西。

  看小阳为了这些种子怎么种而挠头,朱海一边摸着媳妇儿的肩膀,一边说:“你就不用想那么多了。能种得下就种,中不下就一样种一点儿,等打了种,没种上的也不算糟蹋对不?”

  小阳听后眼前一亮:“对哦!我咋就没想到呢!可是这个西瓜需要的地方挺大,咱们凑合不出来啊!”

  摸了摸袋子里的种子数量,朱海想了一下:“这个你是打算种出来卖钱么?”

  小阳摇头:“不核算。我就是想种来试试,到时候结了果,大伙儿分着吃比外面买着便宜啊!夏天的时候吃着冰镇的西瓜,那是多美的事儿啊!”

  朱海笑了:“那还不容易,牛金成在山坳里自己开了块地,种了些草药,你把能拿出去种的东西都给他拿去不就得了。”

  “诶?牛二哥在山里自己开了块地?官府不管吗?”那是不是表示自己也能在山里占领土地啊!!!小阳激动了。

  但大壮同志的回答让小阳失望了:“那块地是他买了地契的。跟咱们耕地的田契不一样,那块地他有地契的。”

  “那就是说那块地是他自己的,不用交税?”小阳再一次震惊了。

  大壮点头:“对啊,就跟咱家院子一样,自己家的地,想整啥就整啥。不用给旁人钱物。”

  小阳立刻追问:“那买地贵不?”

  大壮继续点头:“跟衙门去买是很贵的。在乡下,咱家这么大的地方估计也要一百六七十两吧。”

  小阳黑线,这可真不是个小数目啊!“那咱着院子,你花了多少钱?”

  “五两银子。”大壮如实回答。

  “啥?”小阳递n次震惊。

  朱海笑着摸了摸小阳的脸颊:“因为我是从二爷爷手里继承过来的。这五两银子是换契的税钱。”

  说到这位二爷爷,小阳是知道的。因为朱海不止一次跟他说起过这位收留了朱海的孤寡老人。

  二爷爷也姓牛,跟牛三爷有点儿亲缘。这老爷子的命其实挺苦。十八岁成亲之后跟媳妇儿生了三个儿子,结果媳妇儿在生老三的时候难产死了。老三也不知道是因为早产太虚弱啊还是什么关系,没过一周岁也死了。剩下老大和老二,没有一个活过十岁的。二爷爷打自家大儿子死了之后就彻底断了再娶妻生子的念头。一个人种地,一个人吃喝,日子虽然过得寂寞,但是也还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