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46.46(2 / 2)


二房没了男人,就没了主心骨。母亲一人苦苦地撑着,时常还要面对大伯母的挤兑,说话都没有底气。

转眼间,姐妹两人进了春在堂正室,分别在圈椅上坐下。有丫头上了茶水和点心。

“好几日没去正房请安了,祖母的咳疾可有好些?”顾晗问道。

顾晴微叹:“还是老样子,早起和晚间的时候,咳的更厉害些。祖母总是操心你,向二婶母问了好几次。”

顾晗垂手不语,二房势弱,祖母多半是帮衬的。

顾晴见她不语,微微敛眉,告戒道:“你心胸也要开阔些,不必为了流言什么的作践自己的身体。害得祖母担心不说,也不是孝道的作派。”

“……自然不会。”顾晗看也没看她,独自端着盏碗喝茶。顾晴明眀知道是顾昣违逆在先、却对她言语上如此不客气,绝不是她记忆里的姐妹情深。不过,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次,这么些如浓雾般的谜团,她定然要一一解开。

想到周浩波的狼子野心和对她所做的事情,顾晗忍不住抿紧嘴唇。她恨自己的识人不清,白葬了性命不说,还被利用伤害了张居龄。

罢了。

这一世,她欠张居龄的,别人欠她的,都应该清楚、明白的偿还……

顾晴兀自说了一会,见顾晗不言不语,心里不喜,也觉得没意思,喝了一盏茶后,就起身告辞。左右她也来探望过了,祖母问起来,她有说辞就行。

顾晗没有挽留,亲自送她出了院门。

玉清小筑是顾晴住的地方,离春在堂不远,走过石子积成的甬路,再途经一片竹林便到了。顾家嫡女的院落布局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顾晴喜欢牡丹花,她又素来受宠,玉清小筑里便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牡丹。

竹林旁边还有一处房屋,比玉清小筑小了许多,是一明两暗三间上房,名曰竹亭,为顾晞的住所。顾晞是二房的庶女,比顾晗年长一岁,因长相妩媚美艳,很不得武氏的喜欢,以为太过于俗气。

一阵风吹过,竹叶哗啦啦响成一片,很是清幽。

顾晗站在大门口发了一阵呆,顾晞是她的庶姐,人很直爽也懂得隐忍。前世,她在顾晴的教唆下不待见顾晞,母亲孙氏又不重视庶女,后来由祖母做主匆匆嫁给了商人,听说日子过的很不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顾晞自小养在母亲的身边,对生母没什么感情,自己病着的时候,她常常去侍疾,很是用心。难得的老实人了。这一世,希望自己能帮衬她一二,至少让她在顾家的日子好过些。

“小姐,起风了,咱们回屋吧。”巧珍见顾晗的眼神直勾着,担心她体弱受不得风,开口提醒。

顾晗答应一声,转身往屋里走。

前尘往事皆成云烟,过去的便过去吧,人总要抓住当下,往前走才是。她如是劝说自己。

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儿女呢,赵氏听到如此夸赞,笑意渐深。

杨真是阁老之女怎样,成了三房的主母又怎样,她骨子里的庶女习性还是会不自觉地恭维正房嫡出……赵氏其实也有些鄙视。

“暇姐儿还小,能看出什么呀……”杨氏的笑声清脆悦耳。

孙氏扶着李嚒嚒的手,在两人的身后跟着,没有接话。

穿过姹紫嫣红的顾家后花园,前方还有一个八角亭,藤本月季蜿蜒其上,含苞欲放、粉妆玉裹,把八角亭围成了花墙。

到了分岔路口,往右一拐,锦绣苑就到了。孙氏和两人告了别。

杨氏等孙氏走远了,低声说道:“……二嫂真是个可怜人,二哥不在了不说,晗姐儿又三好两歹的……”

她叹一口气,十分的怜悯。

赵氏“哼”了一声,垂眼冷笑:“人家命硬的很,别看天天生病,保不齐比我们活的都长久。”

“大嫂?”杨氏吃惊不小,赵氏说的命硬无非是晗姐儿……这可是顾家最禁忌的话题,老夫人听见了第一个就会不愿意。

“怕什么?”赵氏回头看了看跟着的丫头、婆子,都是贴身伺候的,嘴严的很,“她命硬,还不许别人说了。”她最看不惯婆婆偏心二房的样子,明明嫡长孙、嫡长孙女都在大房,要偏心也该是大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