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6.76(2 / 2)

“舅舅。”顾暇穿着大红海棠衫子,梳双丫髻。欢快地扑到杨若的怀里。

杨若掏出帕子,给她擦汗,问道:“你母亲呢?”

“和嚒嚒在屋里做针线呢。”

顾晗刚从母亲的锦绣苑出来,路过一片茉莉院,远远地看到杨若抱着十妹妹往三婶母的流水轩去了。

“小姐,您要歇一会吗?”巧珍看她不走了,小声问道。

顾晗摆手,示意不用,“……我们回吧。”

主仆俩慢慢说着话走远了。刚到凌波苑,桃红就过来了,附在她耳边:“张公子让人传了信过来,说丸药的事情有结果了,想和你见上一面。”

顾晗一愣。这么快。

她定定神,对桃红说:“你请张少爷去荷塘的亭子。”那里清幽,又和垂花门挨着,府里的女眷便鲜少过去。

桃红屈身应是,转身走了。

顾晗和巧珍一起也去了荷塘,她们到的时候,张居龄正背着手在亭子里看周边的风景。

微风吹过,水面上清波涟涟。

“……张公子。”顾晗喊道。

巧珍有眼色地退去了曲桥处。

张居龄不说话,好一会才转身看向顾晗,“……你的身子怎么样?”

问的没头没脑。

顾晗想了一会,才明白他这是关心自己,笑道:“别担心,我没事。”

“没事?”张居龄俊眉紧皱,“人参养身丸再不能吃了,这是要你命的东西。”

“你一贯是最稳妥的,我放心。”武氏和蔼的笑着,又说了几句闲话。

顾景文一一地应承着,态度很是恭敬。

午时左右,武氏留众人在凌波苑吃了午膳。满满两大桌的菜肴,菜式都是一样的,清蒸鲤鱼、红烧肉、糖醋排骨、香菇青菜等应有尽有,非常丰盛。

雨过天晴的空气特别清新,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阳光从开着的东隔窗照进来,折射出温暖的七彩光线。

酒足饭饱后,众人略坐了会,便各自告辞散了。

顾晗回到春在堂的时候,几个刚留头的小丫头正坐在庑廊下绣手帕,见她回来忙起身行礼。

“针脚使得不错,很均匀。”顾晗探身看了看。约是初学,她们绣的大都是简单的花草。其中一人绣的是一对蝴蝶,翅膀用了蓝线。

“谢小姐夸奖。”

声音很齐,规矩教的倒好。

顾晗微微笑了笑,抬脚进了内室。她刚才走了一路,觉得有些累,倚坐在美人塌上歇息。

张居龄的音容笑貌还在脑海,想起两人相处的日子,她黯然神伤。

他怎么会这个时候来顾家呢?前世并没有这样的事。

……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白天还是艳阳高照,晚上又“沙沙沙”地下起了小雨。

连绵不绝。

几日后,张居龄果然来了。

顾临亲自把人接到书房,好一番契阔,然后才领他去厅堂向武氏介绍。

恰巧顾昭来给武氏请安,她从未见过如此清俊的少年,说了两句话便红了脸。

等顾晗见到张居龄时,已经又隔了两日。以后的很多年,那个场景她都没有忘记。

那是农历二月十六,是顾晖的生辰,按照旧礼,请了梅香社的戏班子来府里热闹。

戏台子青瓦红柱,搭在宴席处。顾家女眷都到了。

武氏点了一出《四郎探母》后,把册子递给杨氏。她是顾晖的母亲,下出戏该她点。

梅香社的一会儿就唱了起来。胡琴伴随着锣鼓,悠扬委婉。

顾晗旁边坐的是顾暇,小孩子机灵活泼,不停的和顾晗说话。她很羡慕六姐姐能得祖母喜欢,便问东问西,想从六姐姐身上学到一点什么,也好讨祖母的喜欢。

“给祖母请安。”少年的声音突然传入耳膜。武氏又坐在戏台前面的第一排中间,这一下就成了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

少年身穿湖水蓝暗纹团花袍,正是顾暖。他身后还站着一位少年,身姿挺拔。顾暖算是个高的,他却比顾暖还高了一个头,身穿月牙白杭稠直缀,美如冠玉,眉眼清俊,微风吹起他的衣袂腰带,像是从画中走出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