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2.第 102 章(1 / 2)


此为防盗章  这半个月钱七都在钱家呆着, 毕竟修院墙时, 都是一帮男人干活,确实很不方便。

嗯,这里人讲究这个。

孙保财跟去,是昨天岳父听了他要用糯米, 说给他两袋,让他今天去取。

两人到了钱家,跟岳父说了会话, 钱老爹让钱五帮着把糯米扛过去。

等把他们送走后, 钱七才被王氏叫过去。

王氏看着闺女问道:“听说你们把东边那五亩荒地买了。”

昨天这丫头走了,就有人来家里说这事。

言辞间都是在说她闺女女婿不会过日子, 那地怎么能买呢。

听着她这个难受, 当即就被她怼回去了。

她女儿女婿有钱,爱买啥买啥,管你们啥事, 又没有花你家钱。

钱七听了, 把买地的说了一遍。

王氏听了直点头:“买地是对的,就是买的那地不太好, 下次有钱了,在买好地就是了, 你和三娃子经过这事, 也有经验了, 下次买地时, 拿不定主意的话, 问问我们这些长辈,我们经验比你们足。”

买都买了还能说啥,在说三娃子有银子没胡花,而是选择买地,那也是知道会过日子了。

钱七听娘这般说,笑眯眯的挽着王氏的胳膊,她娘有时候也满讲道理的。

孙保财和钱五把糯米扛回去,放到厨房里,谢过钱五让他先回去。

他这里都是师傅们干活,他也没啥事,一会打算回屋把书抄完。

找到老杜跟他说了糯米放在厨房了,要做糯米浆时,让他们自己去厨房做就是。

老杜笑道:“行,我知道了,有事我会去找你的。”

孙保财想了下出声问道:“你们中午吃什么啊。”

当时谈的时候,说好不包吃的。

他家就俩人,做饭确实不方便,他也不想找别人来帮忙。

所以当初谈活时,谈的就是不包吃的价格。

现在想想确实有些欠考虑,这些人都是县城来的,一出来就是一天,这中午要是不包饭的话,他们吃什么。

老杜听了笑道:“我们都带干粮了,到时喝井水吃干粮就行,我们总在外面干活,都这么吃的。”

大家都自己带馒头或者饼。

孙保财听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哪行啊。

吃干粮喝井水。

嗯,这不得闹肚子。

虽然老杜说常年这么吃。

想了下出声道:“这样吧,我也不怎么会做饭,干粮你们自己带,以后中午我给你们做个鸡蛋汤吧,你看这样行不。”

鸡蛋汤里打几个鸡蛋,在放些小菜和盐。

这样怎么的也比喝井水强。

老杜听了后连忙出声道谢,这吃馒头喝凉水,谁吃谁知道。

现在孙家这般仁义,他们能回报的,就是好好把活干好了。

孙保财笑了笑示意老杜不用客气,才往屋里走。

中午的鸡蛋汤里,放了五个鸡蛋两颗白菜,他看人多就做了一大锅。

按照每个人两碗的量做的,做好后跟老杜说了声,他们吃饭时自己去厨房盛汤,别剩下就行。

他自己吃了些剩饭,就开始翻译书。

农桑通决他已经翻译完了,现在在翻译百谷谱。

他和老婆商量的结果是,先尝试一下稻田养鱼。

毕竟这个在现代农业里,做的还是很成功的。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是看过农桑通决里的养鱼篇,决定一试。

关于怎么养鱼,他们已经有概念了,剩下的就是尝试了,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嘛。

反正他们会先改一亩水田,就想先试试稻田养鱼。

毕竟挖个池塘不太现实,他们现在还没那个资本做这个事。

挖个池塘也要花不少银子,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经验,要是贸贸然的干,还真担心血本无归。

所以现在稻田里实验,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亩稻子颗粒无收罢了,当然还有鱼苗都死了。

但这个损失,他们还是能承受的起的。

至于那些荒地吗,打算先修整出来,明年先种些果树吧,至于其它暂时还未做打算。

等把这两本书好好在研究研究,看看他们这里的气候,适合什么农作物生长,在做决定不晚。

老杜看大家伙吃的挺香,眼底也布满笑意。

他没想到孙保财这么实惠,做的鸡蛋汤,鸡蛋放的多菜也足,看上面的油光知道菜油也放了不少。

这让大家伙心里暖暖的,相信下午干活会更有劲才是。

毕竟大家伙心里都明白,人家对咱好,咱们更应该好好干才是。

孙保财家修院墙的消息,也很快传开了,村里人有那好信的,会过来看看。

这是正事也没啥好说的,顶多是说些酸话罢了。

只不过纷纷猜测,这孙保财哪来的钱啊。

他们有那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了孙保财买地修墙的银子,不是孙老爹和刘氏给的。

这就叫大家更想不通了,甚至还有人猜测,是钱家给的陪嫁银子,为了让孙保财善待钱七。

这话就是钱家的儿媳妇听了,都觉得好笑。

钱家兄弟这么多,要是小姑挨欺负了,她的六个哥哥一人揍孙保财一拳,也能把他打趴下。

还用得着另外多花银子让孙保财善待。

最主要的她们知道,就算公婆在宠着小姑,也不会给她十两银子做陪嫁。

现在大家也开始忙着要收庄稼了,也没那闲工夫在那扯闲话。

孙保财跟老杜说了,争取先把晒场弄出来,晒场弄好后,还要暴晒几天,才能晾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