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七章 北方的恶狼(1 / 2)

第二百零七章 北方的恶狼

王延政在南方的闽地把户部专营的工商业搞得有声有色。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北方的十六块肥肉早已经被一只恶狼已经吃掉了。

这只饿狼就是契丹族的辽国。

这十六块肥肉就是燕云十六州。

这简直就是趁火打劫!

自安禄山、史思明作乱中原以来,大唐帝国对潼关以西地区的统治几近崩溃。

到了懿宗以降,发源于山东的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彻底摧毁了唐朝中兴的最后一丝希望。

纵观天下,鹿鼎犹在,狐兔狂奔,各方势力多假尊王之名,行专霸之实。

唐帝国丧失的不仅是在藩镇心中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威望,在周边各臣属于大唐的藩邦中,也不再视唐朝为畏虎,人人皆可欺之。

曾经威赫东方的大唐帝国的领土急剧缩小,吃得最饱的当属吐蕃。原先只占有高原的吐蕃乘唐朝衰落之时,蚕食西域和陇凉地区,一跃成为西部第一大国。

北方形势也不容乐观,回鹘的崛起也对唐朝的安全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多次攻击唐朝。东北方向的形势比较复杂,广褒的东北平原上居住了许多民族,其中以渤海国最为强大。

粟未靺鞨首领大柞荣在东北松花江流域建立起渤海国,定都上京。

渤海国初称震国,后唐玄宗李隆基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部为忽汗州,也就是唐朝的羁糜州。渤海国极盛时,地跨有五京、十五府、一百多个县。

渤海国的封建化程度比较深,全面模仿唐朝制度,经济繁荣程度在东北首屈一指。渤海国的文化也非常发达,对邻国日本的影响比较大。

在传了十五位渤海王之后,渤海国灭亡了。而灭亡渤海国的不是别人,正是契丹大辽国的耶律阿保机。

契丹共有八大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洁部、黎部、吐六于部,相传契丹祖先奇首可汗曾生有八个儿子,各为一部,后来渐盛,遂成八部。

契丹民风剽悍,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性格,契丹人认为父母死后哭泣是胆小的表现。葬礼也比较特别,把父母的尸体放在树上,三年后才进行火化,并洒酒为歌:“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

北魏时期,因受到高句丽的侵袭,契丹各部南下归附北魏,活动于辽河流域一带,这时的契丹还处在氏族社会。

从隋唐到唐末五代这漫长的三百多年中,契丹的原始氏族社会基础渐渐瓦解,直到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大辽国,经过五六十年的努力,契丹民族的封建化才彻底宣告完成。

唐昭宗天复元年,契丹可汗习尔病故,族人钦德立,即为痕德堇可汗。因为阿保机能征善战,所以钦德让阿保机做夷离堇,就是统管军马的官,相当于中原政权的马军都指挥使之类的职务。

在东北一带的室韦、于厥、奚等部都做了耶律阿保机的手下败将,俘虏牛羊无数,钦德自然要重赏阿保机,改任阿保机为大迭烈府夷离堇。

天复二年七月,耶律阿保机大起族兵四十万,攻掠河东,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此时正在和汴梁的朱温大打出手,没功夫顾及阿保机。

阿保机大赚了一票,契丹人吃饱后才回家。耶律阿保机的大名响彻北方蕃汉之地,唐天复三年十月,痕德堇可汗拜阿保机为于越,董统军国重事。

唐天祐三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钦德病死,国中无主。八部大人相议,觉得阿保机很有才干,便一致推举耶律阿保机为可汗。

阿保机刚刚做了大汗,就南进中原。中原距离契丹最近的就是河东,阿保机要吃饱肚子,不管你河东河西。阿保机大起契丹兵三十万,南侵河东。

可惜李克用屡战朱温不胜,李克用全力以付招架朱温,实在腾不出手来对付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耶律阿保机。

李克用派人向阿保机求和,二人在云州东城相见,言谈甚欢,二人约为兄弟,李克用比阿保机大十八岁。阿保机回去之前,送给李克用三千匹马。

四月,梁王朱温废唐建梁,消息传到契丹,阿保机派袍笏来到汴梁,来拜朱温的码头,请求册封。朱温派司农卿浑特赴契丹册封阿保机,并约为甥舅之国,让阿保机俟机南侵河东。梁开平二年,李克用病故太原。

契丹南边有两个大邻居,一个是河东李克用,一个则是幽州的刘守光。刘守光经常派人去契丹打打秋风,刘守光手下有一位名士,名叫韩延徽,是前蓟、儒、顺三州刺史韩梦殷之子。

韩延徽天资聪颖,饱读书,善文字,深受前幽帅刘仁恭的器重。后来刘守光当政,便擢为幽州观察度支使。刘守光为了对抗河东,便派韩延徽出使契丹。

耶律阿保机想在韩延徽面前耍耍威风,让韩延徽以臣礼来见,韩延徽是中原大郡的名士,哪认蛮夷寡君,宁死不屈膝。纵论天下大势,韩延徽纵横驳辩,雄论滔滔。阿保机大喜,便请韩延徽留在契丹,拜为军师,事必询问。

韩延徽劝阿保机开府建牙,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胡汉分治,并建造城池,以安顿逃奔契丹的汉人,劝汉人多生育,同时让汉人开垦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