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五章 清风峡谷(2 / 2)

于是,跟随着其他行人的脚步,周颐和阿莲一起沿着大道来到了麓山寺。

原本,周颐周大小姐只是念及两位少年僧无父无母的成长经历,感同身受的状态下,想要会一会这两位少年僧。麓山寺香火旺盛,寺内的几个僧人来来往往。

烧香拜佛之后,俩人在寺院里转了一大圈,都不见传说中的少年僧。正觉得奇怪,突然想起下船时,船家的吆喝。没错!一定是在清风峡。

“请问,清风峡怎么走?”

“从寺院侧面的那条小道往下走就是了。”

想起船家的指点,问了路,她们沿着通往清风峡的小道走下了山。走到峡谷之地,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周颐听了,不觉心中一颤,竟然是《诗经》里的诗句!出自《诗经?郑风》,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久等不见来,急得他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

就在此时,一栋草木搭建的棚舍映入眼帘。朗朗读书声就是从这个棚舍里传出来的。

“小姐,怎么会有人来这山沟沟里读书呢?”

“走,我们去看看。”

俩人走到棚舍前,只见棚舍极其简陋,但遮风挡雨倒还是没有问题。

“不好意思,打扰了。”

周颐说着,只见两个身影从棚舍中走出,正是俊美清秀的少年僧,容貌俊秀、性情灵动、言语文雅,不像是普通的僧人。

“你们是?”其中一个少年僧问道。

周颐看了眼阿莲,阿莲会意,说道:

“我刚陪同我们家小姐去了麓山寺烧香拜佛,这会儿下山路经这里,小姐说口干舌燥又有点疲乏了,所以想打扰一下,进舍坐坐,借口水喝,休息一下,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二位。”

“有朋自远方来,何言打扰,只怕寒舍简陋,招待不周。二位姑娘请进吧。”少年僧说道。

于是,周颐和阿莲走进了棚舍里,只见棚舍里到处放着书籍,仔细一看,竟都是儒家学说。为何两位僧人会看起儒家的学说呢?周颐感到万分稀奇,却又不敢轻易反问,只好暂且作罢。

少年僧却好像看出了周颐的疑虑,说道:

“正如你们所见,我们虽是佛门中人,却对儒家学说情有独钟,此处正是我们师兄弟的简陋学舍。”

这清风峡为何会贸然出现了一个儒家学舍呢?岳麓山乃是南岳之足,五岳自古为道教圣地,南岳以及岳麓山也不例外。后来,佛教传入东土,与道教平分五岳。

虽说后来者居下,但从麓山寺便可以看出,佛家普度众生相比道家的修仙之术更加吸引得百姓的关注。而曾与道家一同经历百家争鸣的儒家,多年来始终立于朝堂之上,为国为名,心忧天下。

因此,五岳之地从不见儒家的踪迹。然而,在麓山寺境内的清风峡,却出现了这样的一栋儒家学舍。寒舍内,两位少年僧看的不是佛经,而是儒经,不是一本、两本的儒经,而是四书五经样样俱全的儒家学说。

对此,周颐周大小姐怎么会不感到大吃一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