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百一十五章 心怀愧意(1 / 2)

第七百一十五章 心怀愧意

心怀愧意

戚国公听到蔡文的汇报,转身看五个孩子情况的时候,就看到了五颗小脑袋齐刷刷的窝在了小厮肩窝里睡着了。

戚国公神色一暖,对着五个小厮轻声吩咐道。

“你们动作小一点,别惊醒孩子们了。”

听到戚国公的吩咐,小厮原本要开口回复戚国公的命令。

看到小厮张嘴的动作,戚国公眉头微皱,食指放在嘴边做了噤声的动作,看到戚国公的示意,小厮们皆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随后戚国公一行人便进了济生堂内。

入目便是一个半人高的柜台,上面堆放着摆放整整齐齐的药草,柜台之上是格格分立的药匣,上面贴着各种药名,一眼望去给人的感觉就是满目琳琅。

柜台旁边就是一个方桌,上面摆着笔墨纸砚和几本书。

戚国公环视一周,看到了济生堂简单大方的布局,就是没看到一个人影,心下有些疑惑,这么大的一个药堂,都没人值守在柜台前吗?

小厮们看着空无一人的药堂,心里也存在呢疑问。

这间济生堂是长安街上新开的医馆,因为一条每天医治人数不超过一百人为限额,而被大家

沿街讨论,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刚开始大家都格外肯定,这个济生堂在长安街上呆的时间肯定不超过一个月。

因为长安街上可有不少的医馆,比如仁和医馆和回春堂,这些医馆不仅名声大,里面的大夫本事也大,因此在百姓心里都有着极高的份量。

原本济生堂在名气和人气上都没办法和这些老医馆相比,更何况如今这个济生堂提出了限制人数的条件。

这样一来,相必济生堂的生意更加冷淡了。

没有了生意,济生堂也就没了经济来源,但是管理药材,摆弄药材等一系列的需要出资的事情可是一样没少,如此一来,济生堂入不敷出,迟早有倒下的那一天。

刚开始济生堂开业的那段时间,确实是门可罗雀。

人们看着门前清清冷冷的济生堂,都

纷纷打赌,赌济生堂何时会倒闭。

没想到在开业后的第三天,就开始有家中贫穷,去不起仁和医馆和回春堂看病买药的人家,奔着济生堂实惠便宜的药钱去了。

刚开始进入的人们也只有寥寥几个,而且他们内心也都是忐忑不安的,毕竟济生堂是一家新开张的医馆。

大家都不清楚济生堂的背景,也不清楚医师的才能,担心会白花了钱,治不好病。

可是没想到,之后从那开始,济生堂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虽说达不到人群密集的程度,但是也比之前门可罗雀的情形好上不少。

并且去过济生堂诊治的患者,对于济生堂的评价都很好。

患者都说济生堂的大夫医术高超,几味药下肚,病情就有了很大的好转,而且药钱和医疗费也很亲民。

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之间街道上流传着对济生堂的赞美声。

这时候有的人看着济生堂日益红火的生意,说起济生堂,都说是济生堂的东家故意使出的计谋,在外面放出每日诊断一百人的消息,故意吸引人们的眼球,好去他们医馆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