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第198节(1 / 2)





  “会不会是有其它好事儿,你只是不知道而已,”何明秀喝着药,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你说得有道理,”杨继南点头。

  歇了几天,剩下的玉米全部可以收了,杨继西每天早上戴着草帽出门,晚上提着草帽背着空背篓回来。

  家里的伙食也跟得很紧,基本上隔一天就吃肉,天天都是干饭或者是扎实的馒头还有玉米耙啥的。

  杨继西吃得多,干活儿也猛,几乎每天都是十工分,看得杨继东等人肩膀酸。

  “你咋这么拼啊?”

  赵五都忍不住揉着这些天背玉米,而有些胀痛的肩膀问他。

  “我就是照常干活儿啊,”杨继西有些疑惑,“和平常差不多嘛。”

  这倒是实话,他本来就是个干活猛的,又不偷奸耍滑,赵五一脸后生可畏的样子从他身旁走过。

  嘴里还道,“老了老了。”

  杨继西一把上前“锁喉”反被早有准备的赵五来了个“偷桃。”

  “哎哟!”

  得亏杨继西躲得快,他松开手往后退了好几步,“赵五哥你跟谁学的?”

  “你问你康哥。”

  赵五哼道。

  走在后面的杨继康看天看地就是不看杨继西。

  “康哥,你还会这招?”

  杨继西指责着,“学得很好,下次别用了。”

  “咳咳,走走走,热得要死,”杨继康转移话题,后面又传来吴和国的大笑着。

  “你是不知道,你康哥十几岁的时候,和你赵五哥闹架,被偷了好几次的桃子,后来痛定思痛,这不,他也偷回去了。”

  前面的赵五一脸牙痛,“劲儿可大了,这小子就是故意的!”

  杨继西闻言立马决定和他们保持距离,他可不想被偷桃。

  第一百零六章

  玉米收完, 歇了一天,就开始收小麦,今年的小麦种得比较迟,所以收在玉米后了。

  杨继西回家时, 还背了不少小麦秆回去, 然后又去砍了一根竹子回来, 弄成小片, 用竹片把麦秆编起来, 接着又去柴房选了几根木棍。

  来到小菜园,先把木棍插、在土里, 再把竹麦秆给围在上面,这样能防止鸡进去胡闹,而且还挺好看的。

  “西哥, 吃饭了!”

  “来了!”

  杨继西忙完后,去洗了手, 这才进堂屋吃饭, 今晚吃的好。

  杨二奶奶买回来的肉骨头, 做成了酱骨头,一大盆呢, 就着辣椒蘸水吃,还有扎实的大白馒头。

  吃完后,孙桂芳洗了几根黄瓜, 几个人拿着黄瓜啃着, 黄瓜的清香味儿让嫣嫣流起口水。

  杨继西也不逗她,三两下就把黄瓜吃了, 接着拿换洗衣服去洗澡。

  在院子里喊了杨继康一声, 杨二爷爷也跟着他们一道下河。

  石头今儿也在家。

  于是几人便一道去河里了。

  孙桂芳和康嫂她们就带着孩子, 在小溪沟那边踩踩水就成了,欢欢和乐乐已经能摇摇摆摆地走一两步了,正是喜欢下地的时候,见到水也要下去。

  杨大奶奶有准备,拿了小木桶放在溪水中,一个木桶里装一个娃娃,即便这样,两个孩子也以为自己在水里了,高兴得嘎嘎笑。

  嫣嫣也高兴,她坐在小木盆里,盆里有一点点水,她自己玩得很开心。

  这天热,溪水都有些热乎,只要不玩得太久也不怕孩子着凉,吴大嫂也带着几个孩子了,大花跟在阿山他们身后,瞧着长高了不少,说话也自信起来了。

  “听说大花念书也不错呢。”

  杨二奶奶夸着。

  “我听她娘说,好几个知青老师都夸赞大花,说这孩子上课最认真,也最喜欢问问题啥的,好学得很,我们家阿石就差了些。”

  吴大嫂有些无奈,她家老大念书确实不怎么行。

  “读书是为了明理,厉害不厉害,这是看个人的,”杨大奶奶说。

  “是啊,我和他爹也不求啥,只希望他长大后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再给你找个好媳妇儿回来。”

  康嫂笑。

  “那就太好咯,”吴大嫂哈哈大笑,见几个孩子在小溪里打水仗,还要盯着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