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金屋囚娇第50节(2 / 2)


  神武帝看得这封密报时笑了一声,向赵福来说道:“这个今后,是说太子登基以后吗?”

  弹劾应琏的奏折也像雪片一般交到了御前,其中不乏有揭发应琏与杜忠思这些边将、重臣私下来往的,甚至还有两封是弹劾应琏私下结交裴适之,借机窥探圣意的,裴适之当时恰好就在边上,神武帝便把那两封奏折递给他,笑着说道:“裴爱卿,你也看看。”

  到晚间时,就连东宫的宦官也有倒戈的,向神武帝出首应琏心怀不满,私下里经常抱怨神武帝处事不公,对他打压遏制。

  高昉带领东宫僚属,跪倒在神武帝面前,脱帽谢罪,神武帝却只是淡淡说道:“墙倒众人推,难为你们对太子还是一片忠心。”

  ……

  裴寂赶在第三天早朝之前,匆匆来到亲仁坊。

  他连着几天不曾合过眼,此时有种疲惫至极后的怪异清醒,走进寝间时,隔着珠罗纱的帐子,就见沈青葙安安稳稳躺在枕上,杏子红绫的被子齐着脖子底下盖住,正睡得香甜。

  他有些不舍得叫醒她,可到底还是走到近前坐下,轻轻抱起了她。

  沈青葙从梦中惊醒,睁开眼看见裴寂,不由得一愣,低声道:“三郎,你脸色有些不好。”

  何止是不好,根本是脸色青白,眼睛底下重重两块青黑色,本事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此时却带着几分阴森之意。

  裴寂低着头,脸埋在她后颈里,闭上了眼睛:“肚子还疼吗?”

  “昨天就不疼了,”沈青葙被他沉重的呼吸声弄得很是不安,扭着身子想要回头看她,又被他轻轻地扳了回去,只得说道,“三郎,你是不是很累?要不要睡一会儿?”

  “时间来不及了,我马上就得入朝去。”裴寂依旧闭着眼睛,这片刻之间的放松和安稳,美妙得如同天籁,“青娘,我想你了。”

  沈青葙不由得怔住了。原本应该回应他,哄一哄他,可此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是怔怔地坐着。

  “青娘,”他疲惫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你会不会有一点难过?”

  作者有话要说:  裴寂: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你会不会有点难过?

  沈青葙:呵呵。

  ——————————

  推一个萌新的古言重生文,小可爱们喜欢的话可以看看哦,择善欢《郡主今天也在演戏》:

  沈清风是齐国公府三房庶子,是恶名昭章的灭世杀神,也是被人遗弃的存在。

  更是霍念慈的未婚夫,是她上一辈子死都不愿意嫁的人。

  重活一世,霍念慈回到了皇帝给她赐婚的那天,她选择了,嫁!

  不仅如此,她还时不时的向沈清风发散善意,拯救一下他那岌岌可危的名声。

  沈清风率大军凯旋当日,被围观群众责难。

  霍念慈手中的鲜花,乘风破浪而去,稳稳的落在了沈清风的怀里,“此花,堪堪可配将军之威名。”

  万千骂名之中,霍念慈只给他留下个一闪而过的身影,不求惊心,只为摄人心魄。

  彼时的霍念慈尚不知晓,沈清风在暗地吐槽她,戏演得不真实。

  *

  九九重阳节,旁的人团头聚首,唯独沈清风独身一人,形单影只,她跨越山海,将一支茱萸送到他面前,道:“此花赠你,愿万千山水,你一直都在。”

  沈清风摇头失笑,“这是把他当勾栏院的戏子来捧了?”

  党争伐异,他为诱敌深入,外调剿匪,几经生死,她不远万里,将一朵早春的迎春干花送到他面前,笑道:“陌上花已开,我缺一人陪我观山花海浪,不知沈郎可愿赏脸相陪?”

  夜深人静时,沈清风轻吻怀中熟睡的霍念慈,喃喃道:“如果那人是你,便是做戏,我也愿舍命相陪。”

  第61章

  神武帝走在往梨园去的路上, 问道:“福来,这几天为太子求情的,都有哪些人?”

  “东宫的僚属, 再有就是惠妃殿下,公主和潞王、纪王他们, ”赵福来道, “朝臣中是苏延赏, 再有国子监陆祭酒和礼部两位侍郎。”

  头顶上一声长鸣,却是一行大雁列队掠过, 神武帝仰头看着,若有所思:“就这么几个人?不都说太子私下结交重臣吗?呵。”

  赵福来不好接话, 只在后面跟着,突然一抬头,瞧见远处几个人正往这边来, 头一个就是应琏,忙道:“陛下, 好像是太子过来了。”

  “不见。”神武帝毫不犹豫地说道。

  赵福来也只得一路小跑着过去,拦住了一前一后走过来的应琏和杨合昭:“太子殿下请回去吧,陛下此时不见殿下。”

  “赵翁, ”应琏一双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 神色憔悴, “烦请赵翁向圣人回禀一声, 我要与太子妃和离。”

  赵福来不由得看了眼杨合昭, 就见她一身素淡装束,低头站在应琏身后,神色与应琏相比显得十分平静,发髻上插着一对八宝紫金簪, 阳光照过来时,时不时迸出一点夺目的光彩。

  赵福来定睛又看了两眼,道:“殿下稍候,奴婢这就去回陛下。”

  他匆匆折返,追上了神武帝:“陛下,太子要与太子妃和离,特来禀报陛下。”

  “哦?”神武帝朝应琏瞥了一眼,淡淡说道,“他终于能下决心了?”

  他沉吟着站定,道:“让他们过来吧。”

  随侍的宦官连忙搬来座榻,张开黄罗伞盖遮阳,神武帝在榻上坐定,就见应琏快步走来,双膝跪倒在榻下,哑着嗓子说道:“杨氏一族屡屡犯上,臣不能再留杨氏女在身边,请求陛下允准臣与太子妃和离!”

  神武帝看看他,又看看杨合昭,道:“朕准了。”

  纵然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应琏还是身子一抖,趴在地上几乎与地面平齐,努力忍住了心头的凄怆。

  杨合昭却有一丝解脱之感,起身取下发髻上的八宝紫金簪,膝行上前双手奉上,低声道:“陛下,这对簪子乃是儿入东宫时先皇后亲手所赐,儿德行有亏,不堪再奉箕帚,亦不敢再留着这对簪子,请陛下允准儿将这对簪子敬献在先皇后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