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返校 2(1 / 2)



那是我小升初时的事了。



匠仔娓娓道来。



我家附近住着一名中年男子,他可是那一带的名人。怎么个有名法儿?这个嘛,可就是多重意义上的了。



对了,暂且叫他铃木吧,这不是他的真名。他的姓氏很少见,我想你八成没听过。但我之所以把他的真名隐去,是因为接下来的内容有损其名誉,当然,也会给我和我的家人蒙上阴影。



我刚才也说了,他是这一带的名人。不过大家都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作家先生”。他平时似乎靠写些东西为生,但不知道发表过哪些作品,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随笔类的,我完全不了解。不,我本来就不能确定他到底是不是作家,也许他实际上是做别的工作的吧。总之,大家都叫他“作家先生”。



这个铃木,当时已经年逾四十了,跟我父亲差不多年纪,却整天在街上闲逛,这在我们那儿可谓奇观。当然,平时我在学校里待着,只能听说一些他的传闻,而一到了寒暑假,就常常能在街上见到他的身影。书店、超市、咖啡馆……他经常是什么都不买,只是无所事事地闲逛而已。据说他一年到头都是这种状态。不仅是我,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怪大叔。



铃木单身,平时和老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他母亲当时大概都有八十岁了吧。老太太看上去性格爽快潇洒,还有些孩子气,但据大人们说,她其实罪孽深重。不过,这大概是在很多层面上讲的吧。



据说铃木家从前是做酱油生意的,家里有自己的仓库。当时我们家还在租房住,所以当时我觉得他家大业大。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不过是个近似工厂的地方。家里平时只有铃木和老太太两个人住,据说从前还住着学徒和帮佣,但打我记事以来,这里就只剩下这对母子了。



我刚才说了,这位铃木婆婆的性格十分豪爽,有人说她身上流淌着旧华族[1]的血,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她似乎来头不小。但究竟为何这样一位大家闺秀会下嫁于商人之家,这件事至今仍是个谜。



也许是因为两家背景截然不同的缘故,年轻的铃木婆婆可在婆家吃了不少苦。丈夫那边双亲健在、姐妹众多,为了照顾家族生意,大家平时都住在一起。铃木婆婆每天夹在中间度日如年。另一方面,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媳妇,不仅要料理好家务,还要帮忙照看生意。由于业务不熟练,她常常犯错,每天忙得头晕目眩。但是,即使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也没人来同情她。大家充其量只会说,这旧华族的大小姐就是不知生活艰辛才会这样软弱,真令人头疼啊,把生意交给她能行吗之类的话。当然,这些都只是传闻,实际情况我也不清楚,但感觉是婆家仗着人多欺负她一个。



在这种环境下,奶奶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抑郁症。听说她曾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一度徘徊在海边,试图带着孩子一起寻死。那时候的辛酸和怨恨,对她日后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说起来,铃木婆婆可谓受到了公婆和小姑们的严格训练。也许她的婆婆不光出于恶意才苛待她,因为她毕竟是家里的儿媳,但一想到自己作古后需要有人来掌管这份家业,她就必须硬下心肠。不过,那家人也有可能单单出于恶意而欺负她,这外人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连她本人都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但是,站在铃木婆婆的角度上来看,她绝不会想到婆婆和小姑们是为了历练她而故意这么做的,她只会觉得那苛待太过严酷,以至于自己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也许当时她们确实没有恶意,但总而言之,相对于她个人的幸福,她们还是将家族的生意放在了第一位。



家族长盛不衰。正因为对此推崇之至,她们才能打着“爱”的旗号心安理得地苛待一个甘愿牺牲自己、嫁到陌生人家做媳妇的女子,这也是她们在自欺欺人。



在当时的铃木婆婆看来,铃木家才是最可恨的。据说她曾公然宣称,早晚有天要彻底毁掉这个家。等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铃木,等他长大了,她就毫不犹豫地处理掉房子和土地,搬到别的地方住。小姑们听了这话暴跳如雷,这可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怎容你胡作非为。哼,我才不管呢,活该!她对此只是不屑。



据说铃木婆婆年轻时,趁着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对闺中密友透漏过这段往事。



但是……



但是。



匠仔的音调突然变得极度痛苦。



人啊,不让他人尝尝自己吃过的苦头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我一人有此遭遇就够了,不想让他人重蹈覆辙——人绝对不会这么想,绝不。他只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只有我要吃这样的苦,不,我要让别人也尝尝这滋味。



就算在亲子之间也没有例外。



父母常常会说,我不想让孩子吃同样的苦。而我常常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心话。可能他们是认真的吧,因为在说这种话的时候,父母总是一本正经地,丝毫看不出撒谎的痕迹。至少,这在主观上是可信的。但从理性出发,我觉得那就是撒谎,说得好听一点,是巧妙的自欺欺人。若非如此,为何“最近的年轻人——”这句话流传已久呢?



他们说完“最近的年轻人——”又会说什么呢?——“不知天高地厚”。再跟上一句的话,就该说“跟我可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人总是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这跟代沟无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觉得“别人”比“自己”快乐,准确地说,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比“自己”快乐,这就是人。而嫉妒比自己年轻的人,这才是人之常情。因为年轻人能够尽情挥霍自己正逐渐失去的东西,无须怀揣任何感恩之心。老一辈的人只会这么看待我们。



这种嫉妒不只在外人之间存在,就算在亲子之间也是如此。不,不如说在亲子之间,这种情感才更加强烈、这种情况才更加普遍。